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一名76歲的老翁平日體檢報告都正常,卻在一場手術後突然倒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醫師廖繼鼎近日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表示這位長者平日生活規律、天天運動、體檢正常,卻在一次手術後突發高燒與器官衰竭,最終發現為癌症。對此,廖繼鼎指出,這樣的狀況並非突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健康儲備力早已見底的結果。
廖繼鼎在YouTube頻道「出神入化廖醫師」中發布影片,指出76歲的老王每天生活作息規律,最近體檢報告也顯示一切正常,某次他做完膽結石微創手術,醫師表示手術很順利、傷口很小,並無大礙,結果就在他出院前一晚,突然出現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沒胃口等症狀。
沒想到,在檢查後發現,老王肺部感染,肝腎功能急速惡化,血壓更是低到量不出來,這讓家屬非常擔心,質疑為何平日都看起來很正常,卻突然發生這種事?廖繼鼎說,這種狀況並非突發,而是「健康電池」早就剩最後一格。
廖繼鼎說明,許多人誤以為體檢正常就是健康,但身體在崩潰前其實早就發出警訊,只是被忽略。對此,他整理出「身體崩潰前的五大警訊」,提醒民眾提早察覺、及早補救。
一、腸道菌失衡
腸道是免疫防線,好菌減少、壞菌增生會導致慢性發炎、提高癌症風險。
二、慢性發炎
牙周病與口腔發炎是最常見的「火種」,長期會損傷血管與免疫系統。
三、蛋白質攝取不足
長者常為吃清淡而營養不足,導致肌少症、免疫力下降。
四、器官儲備力下降
體力變差、恢復慢、容易疲倦都是「健康電池」電量不足的信號。
五、衰弱症
當肌肉、營養與免疫系統同時下滑,身體對壓力的耐受力會大幅降低。
廖進鼎強調,健康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準備,只要每天吃得夠、睡得好、動得勤、心情穩,就能有效延緩老化與疾病風險,「防癌不是怕死,而是要活得精彩,焦點別放在會不會生病,而是今天能不能多一點能量,為明天的自己多存一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