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上市公司 75% 有獲利! AI供應鏈賺翻天 這3類獲利被打趴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全體上市公司(不含金控業)114年前三季營收成長13.07%、獲利成長11.00%,基本面穩健。(示意圖/ PIXABAY)
全體上市公司(不含金控業)114年前三季營收成長13.07%、獲利成長11.00%,基本面穩健。(示意圖/ PIXABAY)

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本國上市公司及第一上市公司(不含金融控股公司13家)114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計954家及89家,已於114年11月14日完成公告申報。經統計前開全體上市公司114年前三季營業收入32兆9,057億元,較113年同期成長3兆8,038億元,增幅13.07%;114年前三季稅前淨利3兆3,863億元,較113年同期成長3,355億元,增幅11.00%。上市公司與去年同期比較營收與獲利均增長,反映出上市公司於國際動盪局勢中展現營運韌性與穩健的競爭力。

整體市場具獲利之上市公司計782家,約占75%,另較去年同期成長者計403家,約占39%。其中,獲利成長產業如半導體業,憑藉領先技術及多元供應鏈布局,成功把握AI市場機遇,收穫豐碩。而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其他電子業則受惠AI伺服器及高效能運算之強勁需求,帶動獲利成長。

獲利衰退產業主要為航運業、塑膠工業及水泥業。航運業受美國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加上基期較高,獲利銳減。塑膠工業受美國關稅政策之影響,加上供需失衡價格走跌,致獲利衰退。水泥工業因認列子公司鉅額災害損失,致獲利衰退。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從事股票交易前應參閱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及相關資訊,其中財務報告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單一公司專區」之「財務報表專區」(含「XBRL資訊平台」)查看,或至「財務資訊/公司營運專區」下載電子書,並善用公開資訊觀測站「財務比較e點通」,以快速解讀財務資料;提醒投資人注意重要風險資訊,台灣證券交易所鼓勵投資人多加利用,作為投資決策參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台股報馬仔

北港媽祖下府城 【11/20 媽祖進府城第一日上午】2025年 #南都巡歷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