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世紀施壓!川普提醒黃仁勳與台灣 該實踐軍令狀了!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輝達財報報喜之際,川普引黃仁勳「AI在美發明、在美製造」發文催貨,要台積電與台灣談判代表履行晶片回流「軍令狀」,一手高喊美國製造、一手主張引進外籍技術人才訓練美國工人,與台灣端出的「台灣模式」輸出產業聚落盤算交錯,牽動台積電全球布局與台灣矽盾安全。(圖/翻攝自川普Truth Social)
輝達財報報喜之際,川普引黃仁勳「AI在美發明、在美製造」發文催貨,要台積電與台灣談判代表履行晶片回流「軍令狀」,一手高喊美國製造、一手主張引進外籍技術人才訓練美國工人,與台灣端出的「台灣模式」輸出產業聚落盤算交錯,牽動台積電全球布局與台灣矽盾安全。(圖/翻攝自川普Truth Social)

在輝達發表亮眼財報後,川普向黃仁勳與台灣喊話了!提醒黃仁勳,甚至包括來自台灣的經貿談判代表,應該實踐軍令狀了!川普在個人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引述黃仁勳的話:「Jensen Huang: “As I promised, production of Blackwell has started. AI - invented in America, made in America, built for America and the world.”(如我所承諾,Blackwell 已經開始生產。AI,在美國發明,在美國製造,為美國與世界而建。)」

畫面中,黃仁勳手持一塊標示「Blackwell」的晶圓,背景清楚可見 NVIDIA 與台積電(TSMC)的標誌,而站在黃仁勳兩側的,則是來自輝達與台積電雙方的高層代表。照片前方覆蓋一面美國國旗,強烈傳達「美國本土製造」的象徵意義。

川普的這段貼文,頗有要黃仁勳實踐之前立下「軍令狀」的味道,提醒他。業績亮眼,記得把輝達與台積電的工廠線搬回美國,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很顯然川普知道晶片廠回流美國勢在必行,而且一刻不能等,不過,沒有新鮮的肝、夠拼的人,一切都是虛的,因此,川普在11月19日於華府甘迺迪中心出席「美沙投資論壇」時,再度對外籍技術工人的角色發表公開看法。他表示,在半導體及高科技製造業即將回流美國、打造「美國製造」新動能的關鍵時刻,必須允許並歡迎外籍專才進入美國,以協助訓練美國勞工。川普強調,這一政策「正是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一部分。

川普向現場企業界與投資代表表示:「我愛我的保守派朋友,我愛MAGA。但這就是MAGA。那些人會教我們的人如何製造晶片,不久後我們的人就會做得很棒,然後他們可以回家。」,他指出,美國若要建設數十億美元的大型晶片廠,就不能只是從失業行列中找工人操作機器,而是需要真正懂技術的人進場。他說:「你不能以為從失業名單上就能找到人來開設晶片產線。」

此次談話正值川普政府在移民及簽證政策上與保守派基礎發生矛盾。日前他與 Laura Ingraham 在福斯新聞討論中爆出言論:「你們說我們這裡有足夠人才?不,你們沒有。」他直言美國缺某些關鍵技術人才,「人是要學習的,你不能把失業者丟進工廠就做飛彈」。這種說法引發部分MAGA支持者與保守派評論員的不滿,他們認為此舉背離「優先保障美國勞工」的立場。

川普也承認自己可能「要承受一點批評」:「我愛MAGA,但這就是MAGA。」他稱反對者是「非常非常聰明」與「不可思議的愛國者」,但同時表示他們「不理解,我們的人必須被教導」。他這番話意味著,為了重振美國製造能力,政策方向將更加務實:在優先保護國內勞工之餘,更注重為產業提供技術支撐與人才鏈。

美國近年積極推動半導體與高科技製造產業回流,美國政府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撥款逾520億美元以吸引廠商。以台積電為例,其在亞利桑那州投資約1650億美元興建晶圓廠、封裝廠與研發中心,僱用數千名工程師、包括大量外籍專才。

9月於喬治亞州一處現代汽車與LG電池工廠的移民稽查行動,更凸顯此類高端製造場域對外籍技術人員的依賴。川普援引該事件說:「他們被要求滾出去,我說:『停下,不要傻了。』我們解決了,現在他們在教我們的人如何做。」此言透露出對外商在美設廠所需技術鏈與人才鏈的理解。

台積電會變美積電嗎?台灣的科技大廠會整場遷移到美國?相關科技人才又將會怎樣流動?來看看台灣各界的說法。 針對台美第5輪實體磋商進展,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於今年 10 月初自美返台時表示,台灣在擴大對美投資方面,提出了有別於日、韓、歐盟的獨特策略「台灣模式」。該模式是以企業自主規劃投資為主軸,搭配台灣政府的金融信保機制,並透過台美「G to G」(政府對政府)模式合作,共同開發產業聚落。鄭麗君透露,此模式已獲得美方正面回應,目的是在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同時,鞏固雙方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

鄭麗君進一步解釋「台灣模式」的四項內涵,強調這不能簡化為簡單的「類科學園區」概念,因為雙方政府的角色極為重要:

首先,產業投資規劃由企業自主決定,政府則負責整合民間布局;其次,由政府建立金融信保機制,增加對企業的金融支持,鼓勵業者投資;第三,台灣願意憑藉科學園區的獨特經驗,透過台美「G to G」合作,創造有利於產業聚落形成的環境,以降低企業單打獨鬥的成本與風險。

最後,為促成產業聚落形成,台灣希望美方能優化投資環境,提供土地、水、電等基礎建設,以及簽證支持、法規環境等,共同打造供應鏈。政院人士透露,此「供應鏈合作」產業業別包括半導體、半導體供應鏈,以及 AI 伺服器在內的電子製造服務(EMS)等高科技產業。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在APEC 峰會返國記者會上,證實了「台灣模式」的推銷成功。吳誠文透露,台灣代表團在會議期間,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等國務院官員深入談論此議題。

吳誠文表示,美國政府基於互利目標,希望台灣提出使用「台灣模式」所需協助,而我方提出的各項要求,美方都欣然同意。他強調:「協助台灣等於是在協助美國」,透過台灣模式協助供應鏈業者在美國靠近半導體製造基地快速整合,能有效減省成本、提升良率,讓兩國連結更緊密。

吳誠文進一步指出,該模式除涵蓋半導體產業,也希望擴展到AI 伺服器、雲端資料中心,甚至到資通訊等領域。他樂觀認為,隨著產業市場擴大,台灣國內製造也會更為繁榮,實力將更為擴充。

針對「類科學園區」概念,前經濟部長龔明鑫受訪時也指出,經濟部推動的政策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科學園區的發展模式是台灣產業的典範,全世界都有興趣。龔明鑫強調,就像矽谷很成功,但矽谷也沒有因此被掏空,將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友邦,反而能創造更正向的連結。他表示,其他國家可能願意提供行政措施,甚至土地、水電設施等基礎設施支持,只要遵循勞工規範,台灣樂於與友邦討論合作細節。

儘管官方樂觀看待此模式,但外界亦有評論指出,協助他國打造產業聚落的構想,可能導致台灣企業投資外流、人才出走,風險高於單純的「晶片五五分」說法。政府在推動此模式時,仍需審慎評估其長期成本與後遺症。

#川普

北港媽祖下府城 【11/20 媽祖進府城第一日下午】2025年 #南都巡歷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