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曝了解中國經濟「對台兩助益」 蔡英文:任何執政者都不能迴避經濟議題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前總統蔡英文發文分享「想想論壇」兩篇經濟議題的文章。(圖/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蔡英文發文分享「想想論壇」兩篇經濟議題的文章。(圖/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蔡英文今(21)日發文表示,任何執政的人,都不能迴避經濟發展的議題,經濟是經世濟民,是人民所欲。她並提到,除了台灣的經濟發展外,相信全世界也同樣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GDP 18%,中國經濟若出現問題,不只影響中國內部的安定及14億人口的生計,也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甚至是全世界的和平、穩定。

蔡英文指出,過去台灣的經濟發展,是以全球專業代工為核心的「台灣模式」持續60年,儘管各國都想要複製「台灣模式」,但是台灣維持供應鏈的全球主導地位,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客戶對台廠的信任、世界對台灣的信任。

蔡英文提到,2016年她當總統後,全世界也正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變化。政府以務實的態度,加強台灣的基礎建設、國家的競爭力,也沒有忘記維護信任關係,站在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布局全球,與民主夥伴持續建立信任,讓「台灣模式」進化發功,才能在AI時代中,以實力保護台灣。

蔡英文表示,除了台灣的經濟發展,她相信,全世界也同樣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GDP 18%。中國經濟若出現問題,不只影響中國內部的安定,及14億人口的生計,也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甚至是全世界的和平、穩定。了解中國經濟的發展現況,不僅是對台灣自身發展的提醒,也讓我們在未來制定經濟政策的討論,能有更理性的對話和思考。

蔡英文同時推薦「想想論壇」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前駐歐盟代表李淳撰寫的「半導體供應鏈革命性轉變》發揮『台灣模式』最難複製秘方 確保競爭力」,以及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所撰「科技、製造能否挽狂瀾》中國經濟的八大痛點與解方」。

張建一於文章中提到,《華爾街日報》提出中國經濟存在八大痛點,包括一,經濟成長:放緩;二,房地產:成長引擎熄火;三,消費者信心:萎靡不振;四,消費者價格:通縮之國;五,債務:強弩之末;六,人口:勞動者數量減少;七,外國投資:撤離;八,貿易:壁壘提高。這些痛點確實是當前中國面臨的中長期結構問題,彼此之間甚至「習習」相關。

張建一並指出,國際社會的建議指向兩大方向,首先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必須大破大立一次解決」,國際貨幣基金(IMF)就提出應採用「一次性方案」完成並交付預售屋或賠償購房等;另一方面,習近平須改變「欲民間自主發展、又怕凌駕黨抑制」的堅持。

#蔡英文
推薦專題

北港媽祖下府城 【11/21 媽祖進府城第二日下午】2025年 #南都巡歷
大數據推薦
鴻海「AI藍圖」再進化!三立iNEWS「獨家開箱」HHTD鴻海科技日!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