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隨著外傳的2027年中共侵台大限進逼,路透20日於調查報導披露,解放軍出動了由民用船組成的「影子海軍」(shadow nay),進行奪台演練。
中國解放軍進行軍演,攝於2024年。(圖/翻攝自X平台 @ianellisjones)加速軍隊登陸
路透分析了今年夏季中國軍演的衛星影像,並追蹤當中船舶軌跡。調查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試驗多種技術,用以加速部隊與軍備能夠同時登陸台灣多處海灘。據軍事專家說法,此種戰略旨在以數量優勢,擊垮台灣守軍。
路透辨識出了12艘民用船隻,為6艘滾裝船和6艘甲板貨船,這些船隻於8月中旬,分別從大連、煙台、台州、廈門等港口出發,開赴廣東省捷勝鎮附近一處海灘。根據衛星影像,部分船隻於8月23日執行海岸登陸演練。
影像也顯示,滾裝船利用附設的跳板,直接在海灘卸下裝甲車。這些滾裝船長90公分,常見於亞洲的商業航運,此類船憑藉吃水淺和開放甲板的設計,不用港口設施即可在海灘卸貨。據海軍作戰專家的觀察,此次演練還睽違兩年,再出動自走式浮動碼頭系統(self-propelled floating pier system),顯見中國仍持續開發可加速部署的浮動式設施,以便台灣基礎設施遭破壞或無法使用之時,仍可讓部隊、軍備與物資補給登陸上岸。
美國會出兵嗎?
中國犯台的成果,成大程度端看美國的反應。美國是台灣的主要盟友,而數十年來,華府都謹守「戰略模糊」,不願表明一旦中國入侵台灣,美方將如何應對。
拜登於總統任內,曾多次似乎打破這個模糊空間,證實如果台灣受攻擊,美方會出動軍隊馳援。不過,如今來到川普的第二任期,白宮發言人被問及川普的台海立場,僅強調:「美國政策是保障台灣相對於中國的防衛能力。就如總統所說,習近平主席不會在川普總統任內攻打台灣。」
路透詢問台灣的國防部,國防部僅重申9月顧立雄部長的話,稱國軍持續掌握情資並務實評估其軍事效力,也將做好相關應處計畫,透過兵推或實兵加以驗證。
多點襲擊戰略
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告訴路透,根據衛星影像,中國正在發展所謂「多點小型兩棲登陸作戰」的能力。李喜明指出,比起在集中登陸少數地點,台灣要防禦此戰略,十分困難。
藉由動用民用船隻,中國兩棲登陸的能力獲得極大擴張。根據台灣與美國的軍事專家,只靠軍用船隻,解放軍在首波襲擊只夠運輸2萬兵力,遠低於專家們估算的入侵行動所需。想要控制台灣,專家們預估,需要30萬至100萬的兵力,規模遠大於二戰時諾曼第登陸的15萬人,這使得民用船在入侵計畫至關重要。
其中一大關鍵,是能夠快速將裝甲車送上岸。在8月的軍演之中,據路透從衛星影像的計算,曾一次在海灘集結至少330輛裝甲車。
路透花費一年時間,追蹤了超過100艘參與軍演的民用船隻。中國民用船隊的龐大規模,背後是世界最大的造船產業,佔了全球該產業的53%,相比之下,美國的佔比僅0.1%。另外,中國解放軍有權徵用民間船隻於軍事目的,這讓中國享有可觀的兩棲運輸能力,對於其已達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來說,可謂如虎添翼。
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的資深研究主任易思安(Ian Easton)表示:「這代表他們的兩棲運輸能力,遠遠大於帳面數字。」
具體的入侵計畫
台灣退役海軍軍官于孝斌接受路透訪問稱,這些發現顯示中國在發展具體的攻台計畫,「這種事比起他們的航艦還更讓我擔心,這表明他們認真考慮要部署軍隊到地面。」
一名匿名的台灣國防官員則質疑「影子海軍」的可行性,因為路透所觀察到的登陸用船隻,是很容易受制於諸如肩射飛彈之類的小型可攜式軍武。這名官員認為,中國正藉由宣傳旨在威嚇的演習,以進行「認知作戰」,打擊台灣和民主盟友的士氣。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