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日本福島食品輸台即起全解禁「免驚」?專家:食安管理必須「滾動式」

記者簡浩正/綜合報導

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圖/食藥署提供)
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圖/食藥署提供)

台灣時隔14年後,全面解禁福島5縣食品。食藥署今(21)日正式公告解除禁令,不再需要逐批查驗、也不再需要出示產地證明及輻射檢測報告的「雙證」制度,全面恢復常態管理。對此,毒物專家表示同意政府解禁,但仍建議食安把關政策是滾動式,未來如果台、日雙方在邊境查驗,還是有查到福島食品有超標或異常現象的話,政府、食藥署就要重新檢討政策。

食藥署今日傍晚發布「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新聞稿。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公開資訊顯示,日本政府已採取妥適的監測及因應措施,並依監測結果滾動式更新其國內之食品管制,有效管控食品供應鏈之安全性。

自2011年起,我國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驗27萬餘批次,不合格率為0 ,另依據科學數據,我國對日本食品之風險評估之額外輻射暴露風險為「可忽略」 。

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並依科學證據原則,接軌國際考量下,研議日本食品回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預告期間未接獲反對意見,因此調整為與其他國家食品管理一致,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的抽驗機制把關。 目前全世界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僅剩中國(含香港、澳門)、俄羅斯及韓國。

食藥署指出,全世界99%國家已回歸日食常態管理。(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指出,全世界99%國家已回歸日食常態管理。(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表示會持續把關食安。(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表示會持續把關食安。(圖/食藥署提供)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今日受訪時提到,此次只是把福島食品從「特別管制」改回「一般管理」,輻射安全標準完全沒有放鬆,國內仍維持每公斤銫-134與銫-137總和不得超過100貝克的限量規範。

他說,其實主要原因是過去檢驗都未看到超標情形,過去十多年來邊境查驗未發現超標,再加上風險明顯下降,政府調整政策「可以理解」。依據「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汙染容許量標準」,銫-134與銫-137之總和限量為100貝克/公斤,福島食品未來也只是恢復當作一般進口食品來檢驗,而銫-134半衰期為二年,銫-137半衰期30年,半衰期長的還是要特別注意。

2011年311福島核災後,台灣第一時間暫停輸入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五縣食品,期間因應國際監測資料滾動調整。2022年政府首度大幅鬆綁,5縣多數食品改為「有條件輸入」,須附產地證明與輻射檢測證明,僅野生動物肉、菇類等高風險品項仍禁止;2024年9月再度調整,5縣農產品原則上全面開放,只要該品項未被日本列為限制流通即可輸入,並維持逐批檢驗,至於日本其他地區食品則免提交輻射檢測證明,僅需提供產地來源。

#祝你健康

北港媽祖下府城 【11/21 媽祖進府城第二日下午】2025年 #南都巡歷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