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黃振國理事長近年國人罹患帶狀疱疹情形不少,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近期委託成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教授,針對帶狀疱疹疾病預防進行全國性民眾調查,並在上週六(22)日邀請多位醫師、學者和專家,共同召開「成人疫苗及健康投資-帶狀疱疹民眾認知與預防對策專家高峰會」,討論帶狀疱疹疾病預防、民眾認知,以利高風險的高齡長輩,有更健康的生活品質。
台灣帶狀疱疹發生率成長 慢性病、免疫力低下族群要小心
台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蕭斐元教授在高峰會上分享,近年台灣帶狀疱疹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據蕭教授最新的研究發現,2008年每千人中約有5.56人會罹患帶狀疱疹,到了2020年新增到9.57人,成長了1.72倍。
蕭教授指出,「年齡」和「免疫低下者」是兩大高風險族群。50歲是帶狀疱疹的重要轉折,50歲後罹病的風險不但比較高,疱疹後神經痛比例也隨之增加,到了65歲更嚴重,也佔用了更多的醫療資源使用比例。而自體免疫疾病與慢性病患的帶狀疱疹發生率,例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腎臟與肝臟疾病、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比例,硬是一般族群的1.2至1.4倍。蕭教授提醒,帶狀疱疹的風險絕對不只有併發症和醫療成本,也伴隨其他健康風險,例如提高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等,可能成為台灣社會的隱憂,從疾病預防角度來看,不可不慎。
憂染皮蛇 83.9%民眾希望可以讓父母或家中長輩接種疫苗
吳至行教授分享兩份民調結果,受訪的全國民眾裡有35.9%的受訪者本人得過帶狀疱疹、70.4%表示親友有得過此病。吳教授指出,雖然有52.7%的民眾認知「免疫力低下者」會罹患帶狀疱疹,但有三個選項的認知程度很低:「年紀大的人會得」(4.8%)、「有慢性病的人會得」(3.7%)、「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所引起」(3.6%),可見民眾可能尚未完全理解帶狀疱疹的潛在風險,也就更難判斷誰是高風險族群,進一步做好有效預防。
而台灣民眾確實擔心罹患帶狀疱疹,吳教授表示,在1-10分擔心量表題目中,民眾擔心帶狀疱疹疾病和併發症的程度,在8-10分的高分區的佔比高達62.4%。這份焦慮也反映在疾病預防上,吳教授分享,80%以上的民眾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高達83.9%的民眾希望可以讓父母或家中長輩接種疫苗,顯示民眾對採取積極預防措施有高度興趣。
疫苗費用及衛教宣導需待政府支持
針對民調結果,吳教授提出三點建議,希望未來帶狀疱疹的防治能更有效、有感。一是民調有77.5%的受訪者表示,政府公費疫苗政策有助提升接種意願,這也能提升疾病防治效果,建議未來可以考慮,把帶狀疱疹疫苗納入成人公費疫苗規劃裡。二是民眾對帶狀疱疹的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有待加強,建議政府可以提升疾病和風險資訊的普及度,以達到理想的成人疫苗接種成效。三是民調顯示有超過七成受訪者不知道「目前已經有部分縣市有條件補助」帶狀疱疹公費疫苗,不同縣市各有規劃,反映出資訊落差,建議政府加強宣導疫苗政策。吳教授表示,民眾在調查中也展示了他們對更多的疫苗資訊有興趣,公費疫苗攸關民眾權益,期待藉由政府的政策擘劃,接下來能看到民眾越來越瞭解疾病知識和疫苗規劃。
最新健康老化政策趨勢:WHO、國際醫療先進國重視成人疫苗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程劭儀教授也在高峰會上,分享醫療先進國家和國際趨勢。程教授指出,成人疫苗受許多國家重視,以台灣鄰近國家的日本、新加坡、澳洲為例,也開始擬定明確的疫苗接種規劃和效益評估。程教授舉英國為例,帶狀疱疹疫苗公費接種後的五年內,70至79歲高風險族群的醫療諮詢就減少了四萬多例,同時也少了1,840例住院案例,不難看出疫苗能降低個人與社會的醫療負擔。
雖然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很複雜,程教授解釋,但現在也有不少研究指出帶狀疱疹疫苗的效益,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7月最新的報告,就指出帶狀疱疹對醫療系統的衝擊,會隨人口高齡化攀升,建議各國考慮提前建立年長者的疫苗接種計劃。
成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教授台灣可以如何參考國際趨勢?黃振國理事長最在高峰會呼籲,應透過更積極審慎的評估、更前瞻性的規劃、以及更全面的衛教宣導,幫助民眾更了解疾病風險預防的重要性,權衡民眾意向與接種效益,讓台灣社會更好地面對超高齡化的挑戰。
本次調查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委託成大吳至行教授,由循證民調與皮爾森數據執行電話與網路民調。電話訪問期間是2025年8月18至22日,共5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5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分層隨機抽樣(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有效樣本1,238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79%的百分點以內,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網路調查期間是 2025 年 8 月 20 日至 9 月 2 日,共 14 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 18 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網路主動發放調查,透過資料管理平台(DMP),在性別、年齡與居住地比例分層隨機抽樣進行調查,並輔以網路行為分析帶入使用者輪廓標籤,確保符合調查對象的唯一性。同時針對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與居住地的準確性採用網路行為與資料庫標籤比對方式,結合問卷題目設計做雙重認證,確保資料正確性與可靠性。有效樣本1,690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38%的百分點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