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WHO指出,「有添加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其致癌危險等級與石棉相同。(示意圖/資料照)香腸、火腿、培根這類的加工肉品,在早餐店或賣場都能看到。日前食安專家韋恩在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分享,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將加工肉品列為「第一類(級)致癌物」至今已有10年,許多學者提出,吃進亞硝酸鹽而產生的亞硝胺(nitrosamines)會損害DNA、加重氧化,不少國家如歐盟已著手減少這類添加劑的含量。
吃香腸、火腿為什麼會致癌?
韋恩指出,2015年10月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加工肉品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其危險等級與菸草、石棉相同;以身為加工肉品的培根、火腿為例,加工過程中為保持肉色鮮豔、增添風味並延長保存期限,常使用亞硝酸鹽,雖確切致癌原因不清楚,但是許多專家指向亞硝酸鹽,或因此形成的亞硝胺。
韋恩表示,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名為「亞硝胺」的化合物,它能損害DNA、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恐與DNA結合形成化學鍵,破壞基因結構,引發細胞錯誤分裂,進而導致腫瘤形成;此外,亞硝胺也會造成細胞內的氧化壓力,讓自由基產生。在損害DNA與氧化的雙重效應下,癌細胞更容易生成與擴散。
加工肉防腐劑怎麼用?各界看法不同
韋恩引述英國的研究,專家估計,過去十年英國因「食用含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而引發的大腸癌病例,約有5萬4000例,對國民保健服務(NHS)的花費高達30億英鎊(約新台幣1200億元)。當地科學家呼籲,應在培根、火腿的包裝上,貼上類似「香菸」的健康警告標籤,提醒消費者其中的亞硝酸鹽具有致癌風險。
科學家批評,加工肉品被列WHO一級致癌物已達十年,英國政府幾乎未採取任何實質行動,以降低亞硝酸鹽所造成的危害。而其他國家像是歐盟,已收緊法規、降低加工肉中亞硝酸鹽的允許含量,或採用其他替代品,許多食安專家指出,在保存技術完善的條件下,可不用亞硝酸鹽防腐;但也有業者反駁,去除防腐劑恐增加細菌污染風險,反而使食物安全性下降。
含亞硝酸鹽食物完全不能吃嗎?
今(2025)年5月台灣營養師高敏敏曾發文分享,除了加工肉,醃製食品中也含有亞硝酸鹽,進入體內會轉化為亞硝胺,長期食用這類食物會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的風險,而且醃製食品鹽分高,還會對腎臟和血壓造成負擔,建議「少吃或適量」。
高敏敏補充,相對含亞硝酸鹽加工肉品,「發霉的食物」更加危險,其中可能含有黃麴毒素,它是一種強致癌物,尤其對肝臟傷害極大,如果有食物發霉了「不要因為怕浪費,把黴除掉又繼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