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醫師揭五大隱憂:隔離14天是被低估的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擴大,尤其國人更是擔心,因為國內確診案例每天宛如不定時炸彈,甚至最近確診的案例,幾乎是沒有出國史,或是家族感染,讓人真的很害怕,也不禁質疑,現在關注「旅遊史」和「接觸史」似乎恐成漏洞,而針對國內疫情發展,好健康診所院長武真武醫師也提出五大隱憂,「現行防疫措施的14天隔離是低估的!」

▲目前全台戒備,但醫師還是指出疫情三大隱憂。(圖/資料照)

從台灣目前確診個案,都出現不少令人擔憂的現象,像是第24例北部確診的6旬婦人,是發病29天才被發現,另外病逝的白牌車司機駕駛,他的妹妹一開始檢驗是陰性,直到檢驗第4次才確診,武真武醫師就提出以下五點疑慮:

1、其實現在真正COVID-19得病人數,已遠遠超過,現行的確診病例,無論是中國或是全世界包括台灣, 都面臨這個困境。因為最少有5%~20%的患者至始至终根本没有症狀或症狀輕微,所以未就醫,也未被查覺,但這些人仍極有傳染力!「即有感染力,但又無法察覺與監控,當就是現行圍堵式防疫的最大漏洞之一!」

2、其實現行防疫措施的14天隔離是低估的!COVID-19的潛伏期過長(1~30天),現行疫情隔離的14天管制,只是堵安心的,已經有多起完成14天隔離後,在之後的10天内又發病且重新又被確認為COVID-19患者!

3、其實現行的檢疫方式是低估的確診數,COVID-19現行的檢測方式偽陰性的問題尚無法解决。所有病毒檢測方式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流感及COVID-19也不例外,在重要防疫措施時,這樣偽陰性數量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在全面圍堵式防疫時,這樣的偽陰性等於如同放虎歸山的防疫破網!

4、其實現階段的社會恐慌,是假設COVID-19的殺傷力,是大於等於SARS。但細看數字,「MERS的至死率是40%~50%,SARS的至死率是5%~20%,所以對社會的重創極大,但COVID-19的至死率,從1月初開始至今,仍维持在2.5%上下0.5,沒有改變!」但因為過去SARS採全面圍堵防疫策施成功,所以今就假設如法炮製的面對COVID-19也會成功,殊不知施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因圍堵不成時的社會失望性恐慌,反越嚴重,適得其反!COVID-19至今所造成的社會及經濟傷害力,將明確超過SARS。

5、其實禽類、哺乳類與冠狀病毒(Coronavirus)共存,至今已數千年以上的歷史了,而人畜共患的歷史也數百年了,冠狀病毒永遠不會消失,只有人類怎麼學會跟它相處!像至死率高的病毒,如MERS、SARS,人類應傾全力圍堵防止疫情擴散,以降低對社會的衝擊;而至死率中低,且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如流感、COVID-19,防疫政策則非以圍堵為目地,因其擴散之勢不可擋,而應轉為重點式的防疫措施,意即民眾衛教及重症冶療。「錯誤的防疫政策,只會造成社會不必要的恐慌與二度傷害。」

▲國內已有境內傳染,武真武醫師提出隱憂,認為全球包括台灣,確診數都被低估。(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武真武醫師認為,現今全面圍的堵防疫政策,已陷入騎虎難的困境!在民情的恐慌已經失控的狀態,想要改回應有的重點式防疫,也不可能被已受到驚嚇的人民接受,所以這次的恐慌不會因為政府及專家出來呼籲大家不要緊張就會改善,反而是那些已經得病、確診、康復的人,後來一一出來讓大家看到,武漢冠狀病毒並不可怕,對80~90%的人如同一般感冒,可以完全恢復,另6%~8%的人可能會需住院或轉為重症,但仍可治癒。等這些96%~98%治癒的人,走回人群,出來發聲,用現在的傳遞速度,很快的人們又會發現,正確的資訊可以破除流言及恐慌,這一場人嚇人的事件才可能落幕。

最後,武真武醫師也呼籲,在此所提出的這「治癒人發聲指標」,此不只是可用來評估社會慌亂结束之徵兆,同時也是媒體應引導及在當權者應努力的方向。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