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森林面積占了國土近6成,民眾登山風氣相當盛行,但山林環境複雜,若登山客稍有不慎,也容易釀成不少意外與山難,凸顯「野外求生」技能的重要性。特戰訓練中心山寒作戰組助教官麗連上士近日就公開教學多項「野外求生」技能,他強調「山林雖美,卻也危險」,因為天氣變化很大,也可能遇到野生動物,必須掌握「野外求生」的基本知識,才能確保人身安全。
▲台灣登山風氣盛,也釀成不少登山意外。(圖/資料照)
官麗連作為泰雅族人,從小在宜蘭南澳山林裡長大,「山林」對他來說就像家一樣,後來又進入國軍特訓中心服務十幾年,由於特戰部隊的任務特性,時常會深入山區,若沒有基礎的求生能力,一定非常危險。
官麗連首先說明平常執行任務、訓練學員所用的求生技能,例如學習觀察山區天氣變化,還要了解如何應對野生動物、毒蛇、虎頭蜂等威脅。再者,官麗連提醒要準備足夠食材、水及器具上山,並沿途教導如何辨識可食及有毒植物。若是假定有敵情的顧慮下,山林內不能貿然生火,避免暴露行蹤而身陷險境,建議改吃口糧,或使用不易生煙的高山汽化爐炊煮食物。
假如不幸失去所有資源,官麗連認為,首要之務是「確保乾淨的水源」,因為人可以7天沒進食,卻不能3天沒有補充水分。他說明,取水方式很多,包括透過溪流或雨水,獲得天然的乾淨水源,或從植物中獲取水分,例如香蕉、腎蕨的根莖等都飽含水分。另外,酸藤也能刺激唾液分泌,達到解渴效果,也可利用竹子製作簡易的濾水器,過濾髒水達到取用乾淨水的目的。
▲官麗連強調「山林雖美,卻也危險」,凸顯野外求生技能的重要性。(圖/翻攝自青年日報)
官麗連提到,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取得火源」,可以利用鑽木取火,或打火石生火,且火源除了可以保暖,還可以令人心安。至於獲取食物,官麗連建議割下山棕的莖部嫩芯,或昭和草、咸豐草的嫩莖葉充飢,或摘採辛辣又甘甜的肉桂葉當零食。若在野外時間較長,就須嘗試製作陷阱獵捕動物,才能補充蛋白質。
官麗連也提醒,登山客必須需提高警覺的是,要特別注意周遭環境,例如動物腳印、排遺或吃過的東西,來判定有無危險,如果發現周遭出現大型的抓痕,就有可能是熊類標示地盤的痕跡,千萬不能靠近。
官麗連表示,野外求生的知識非常生活化,平常也能派上用場,「野外求生」就是讓自己在野外活下來,聽起來很簡單,但背後學問卻很深厚,很多時候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取決當下環境隨機應變。
▲官麗連表示,若失去一切資源,取得水源、火源相當重要。(圖/翻攝自青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