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女為拚會考天兵媽竟買「聰明藥」 助攻成績失敗先送醫戒毒

大陸中心/陳佳鈴報導

▲糊塗母親為了幫女兒提高成績,竟然在網路上購買「聰明藥」,結果女兒吃下後果更慘。(圖/pixabay)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大陸一名母親為了讓孩子的成績進步,竟然買來「聰明藥」讓自己高三的女兒吃下,其實這名女高中生原本成績不錯,但為了追求更高的排名,在母親安排下開始服用俗稱「聰明藥」的藥物後,結果不但成績沒明顯提升,反而陷入藥物成癮,最終需接受戒毒治療。

根據《中國新聞週刊》11日報導,女學生小紅(化名)就讀於北方城市某個重點高中,高一、高二時表現優異,穩居班上前五名。然而升上高三後,成績開始下滑,跌出前十。母親為了幫她「衝刺」,透過非正規管道購得一款能提升注意力的「聰明藥」,希望女兒能再度提高分數。

起初服藥後,小紅的成績確實明顯提升,讓母女都深信有效。然而,隨著她開始自行加大劑量、每日服用兩到三顆,身體與心理狀況也開始失控。

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逐漸顯現:失眠、脫髮、心悸不說,小紅甚至出現被害妄想,覺得同學在嘲笑她、有人尾隨她上下學,嚴重時不敢獨自回家,必須由母親接送。最終,她因身體不適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體內藥物含有苯丙胺成分,與「搖頭丸」相似,具有高度成癮性。小紅自己也坦言:「我已經離不開這藥了。」目前,她已被送往北京高新醫院的藥物成癮治療中心進行戒癮治療。

報導指出,市面上流通的「聰明藥」多為處方精神藥物,原本用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卻被不少非患者私下購買,用以應付考試或提高工作效率。醫師提醒,這類藥物若非醫師處方,私自服用極具風險,輕則失眠焦慮,重則導致嚴重心理疾病與藥物成癮。

專家也呼籲,這起事件凸顯當今中國社會對教育成績的高度焦慮。高考固然重要,但它不是衡量孩子未來的唯一指標。父母應降低對成績的過度期待,更不該為了分數拿孩子的健康做賭注。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莫逞一時樂,遺害百年身!  拒絕毒品 珍惜生命  健康無價 不容毒噬

聰明藥 中國大陸 成績 藥物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