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麟猝逝!醫揭「心梗4高危時段」 年輕人也難逃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台灣撞球名將張榮麟猝逝,心臟內科醫師邱淳志分享好發心梗4個時間點,包含運動、飯後、忽冷忽熱與情緒激動,高風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圖/PIXABAY)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撞球名將張榮麟14日參賽休息時,突然心肌梗塞猝逝。心臟內科醫師邱淳志提醒,心肌梗塞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現今有年輕化趨勢,並分享心梗好發4個時間點,分別是「運動或搬重物、吃飽後、忽冷忽熱、情緒激動」,若有心血管疾病者或高危險群都要留意。

邱淳志在YouTube《 祝你健康》提到,心臟就像身體的馬達,其中的冠狀動脈負責心臟的血液循環,一旦被血塊堵住,就會造成心肌梗塞,若不緊急處理,恐危及生命。心臟只要不跳動10分鐘,腦部沒血流,就會導致腦死,心臟血管堵塞,一定要儘快打通,時間拖得越久,增加死亡機率,而且年輕人若未注意生活習慣,也可能是心梗高危險群。

邱淳志點出心梗好發4時間點,一般在血壓劇烈變化時發作,例如「運動或搬重物」,突然做劇烈運動,導致身體無法負荷。像是有些人跑馬拉松突倒下來,本身又是高危險群卻不自知,激烈運動超出心臟負荷而釀心梗。另外,提重物時通常會突然憋氣,血壓瞬間升高,若心血管本來就有問題,血流在血管內會劇烈衝擊,導致血管內斑塊脫落,就可能造成堵塞。

再來是「酒足飯飽後」,也容易產生心肌梗塞,大餐過後血流都流到腸胃,心臟血流就不夠,建議民眾別暴飲暴食、少喝酒。還有「忽冷忽熱」,天氣冷時周邊血管會收縮,天氣熱則會擴張,造成血壓劇烈變化,心臟血流不夠。最後是「情緒激烈」,生氣時血壓會上升,若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險群,一定要修身養性,維持情緒穩定。

▼「年僅40歲」張榮麟心梗逝!醫示警:「心梗年輕化」7大前兆一次看!嚴防猝死「預防心梗」黃金法則曝光|祝你健康

張榮麟 撞球名將 心肌梗塞 心梗 中風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