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成台灣無人機最大買家!為擺脫中國零組件 台灣供應鏈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彭博社報導,身為最容易受俄烏戰爭波及的國家之一的波蘭,已成為台灣無人機的最大買家,原因除了近期波蘭為加強自身防禦之外,也是為了降低對中國零組件的依賴,轉而與台灣合作。
彭博社25日報導,波蘭吸收台灣將近60%的無人機出口量,截至今年8月,出口額擴大至3200萬美元左右(約9.7億元台幣),而前幾年出口額幾乎為零;排名第二的出口國則是美國,同期從台灣進口大約700萬美元(約2.1億元台幣)的無人機。
台廠夯!全球都在找非中國供應鏈
台灣無人機製造商Ahamani其昜科技表示,波蘭的需求很大,以致公司正計畫在當地設廠;另外,也有南韓大廠等外國無人機公司也找他們洽談採購非中國製的馬達。
其昜科技創辦人龔子琪說:「在我看來,歐洲是無人機產業非常重要的市場,而波蘭則是我們的關鍵門戶與基地,因為全球無人機公司都在尋找非中國的供應鏈,馬達和電池正變得供不應求。」
無人機成戰場作戰關鍵 需求飆升
報導指,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以來,無人機在烏克蘭及其盟友的作戰中扮演關鍵角色。近期俄羅斯無人機更已進入包括波蘭在內的多個北約國家的領空。
因此,波蘭的無人機產業快速擴張,並開始瞄準海外市場。該國最大無人機製造商WB Electronics公司的營收在2024年成長逾一倍,達近約 8.29億美元(約252億元台幣);而在戰爭爆發前的 2021 年僅為28.7億元台幣。龔子琪表示,WB 已提議與其昜科技展開共同生產。
WB雖然嚴重依賴軍方合約,但同時也向烏克蘭銷售設備,並在當地設有生產設施。
俄烏戰爭推動台灣加速發展無人機產業
波蘭無人系統商會董事會(Polish Chamber of Unmanned Systems)成員賽凱爾恰克(Justyna Siekierczak)說:「對波蘭來說,與台灣更緊密的合作是非常好的消息。」他表示:「一旦我們國家出現任何不穩定情勢或混合威脅升高,我們在波蘭必須做好準備,隨時提升生產能力。」
烏克蘭戰爭中無人機的角色,也推動台灣加速發展本土產業。儘管台灣具備堅實的工業基礎與世界級的晶片製造能力,無人機產業卻因訂單有限和關鍵零件短缺而舉步維艱;而大型企業則因在中國有商業利益,或認為需求不足,而避免投入此領域。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台灣政府正透過研發補助與採購計畫來支持無人機產業,且正好西方國家此時對避開中國無人機零件的需求上升,為台灣創造了新機會。過去有文件揭露,中國企業與俄羅斯合作,協助生產軍用無人機。
台產品獲讚品質優、符美國標準
進口台灣無人機零件的波蘭公司之一,是無人機製造與服務商Farada集團,他們目前正著眼於美國市場。
Farada營運總監魯托夫斯卡(Joanna Rutkowska)表示:「在規劃向美國擴展版圖時,這(台灣)對我們而言是非常自然的市場,我們必須開始考慮將無人機中的中國零件替換成其他安全來源的零件。」
該公司在2023年與台灣無人機零件製造商其昜科技建立合作關係,主要進口馬達與電池。魯托夫斯卡說:「台灣提供的產品品質優良,供應情況相近,並符合美國的安全標準。」該公司也希望能向台灣軍方銷售無人機,目前台灣軍方也正在擴大採購。
跟台灣進貨零組件,其實也幫助波蘭企業減緩衝擊,因中國已縮減對美國與歐洲的銷售。
台波合作有利無人機戰場測試
波蘭無人機製造商FlyFocus執行長斯卡溫斯基(Igor Skawinski)就說:「近期波蘭自台灣進口零件增加,是因為波蘭是唯一向烏克蘭大量供應這類零件的中介國。中國實施的限制,導致更多這些零件轉而從台灣進口。」
FlyFocus主要採購歐洲零件以縮短供應鏈,但當歐洲零件價格過高時,則會向台灣採購。
台灣與波蘭在無人機貿易的合作,不但能讓波蘭在安全風險升高的情況下,可以擴大產能,也為台灣提供一個靠近烏克蘭的安全環境來累積經驗。
波蘭無人系統商會董事會的賽凱爾恰克就說:「我們靠近烏克蘭的地理位置是一項優勢,烏克蘭是目前無人機零組件的主要買家,這不但讓我們能從烏克蘭當地製造商與客戶身上獲得寶貴經驗,鄰近烏克蘭的地理位置,也提供了在戰場環境測試無人機的機會。」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