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央行揭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建商話術騙人?章定煊:老生常談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導覽目錄:

  • 營造工程具帶動性 不動產貢獻有限
  • 高房價不利經濟 房價交易貢獻極低
  • 住宅房價對經濟貢獻有限 銀行資金集中度不應過高
  • 川普欲取台積電一半產值 遠比房價波動更危險
  •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央行提及「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引熱議,章定煊指出,該議題多年就有就有研究證實不動產、住宅房價對GDP貢獻極低。(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央行Q3理監事會後,理事兼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撰文指出「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引發市場熱議。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表示,這題目早在30年前學術研究就明確指出,不動產、住宅房價對台灣經濟貢獻微乎其微,近年又被某些人胡說八道跟營建業混為一談,故央行只是老生常談,提醒大家正確知識罷了!

    營造工程具帶動性 不動產貢獻有限

    章定煊表示,營建業與不動產業常被混為一談,實際上兩者對經濟貢獻差異明顯。根據主計總處110年產業關聯統計,電子零組件業附加價值達2兆9千億,營造工程僅6,206億,不動產業為4,395億,合計不到電子業的一半。進一步看產業關聯係數,營造工程後向關聯1.2360,不動產僅0.7968,顯示營造工程具火車頭效應,不動產則非關鍵產業。

    高房價不利經濟 房價交易貢獻極低

    高房價對GDP幾無貢獻,對底層經濟還有傷害,以GDP概念而言,僅有買賣價差而無實質成本支出,GDP貢獻為零,僅仲介費、代書費等附加成本可創造有限產值。例如1兆交易金額若收取5%仲介費,僅產生500億經濟活動,占整體交易極小比例,凸顯住宅市場貢獻度偏低。

    住宅房價對經濟貢獻有限 銀行資金集中度不應過高

    章定煊解釋,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住宅非經濟核心」,但國內銀行又將龐大資金集中於房貸與住宅市場,導致金融風險攀升,但其實排除這點,房價對於整體經濟貢獻及影響都相當有限。

    川普欲取台積電一半產值 遠比房價波動更危險

    章定煊說,整體而言,營造業重要性高於不動產,尤其與基礎建設及製造業相關的工程項目,如高鐵、捷運與半導體廠房建設,才是實質推動經濟的引擎。

    不過,目前台灣除了基礎建設,更重要的是導體產業,現今美國川普欲取台灣台積電一半產值,倘若被其得逞,絕對是致命打擊,他提醒,「之前傳產已經被關稅重創一波,如果台積電也沒守住,台灣經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創。」

    房地產 經濟火車頭 央行 台經院 不動產 張建一 楊金龍 章定煊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