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醃製物」超養生!護腸道、抗發炎、調解免疫:要天天吃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劉博仁表示,泡菜等發酵食物能調節免疫、抗發炎。(圖/資料照)

一般認為,醃製品不利健康,但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泡菜等發酵食物能調節免疫、抗發炎,還能提升營養的吸收度,例如增加食物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多酚的吸收度。在一項臨床試驗中,每天吃發酵食物 6 週的受試者,腸道菌相明顯變得多樣,發炎指標都下降。

請繼續往下閱讀….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在其 臉書表示,有患者詢問,每天吃泡菜有助健康嗎?他因此特別分析回答,泡菜等發酵食物不只「有益生菌」,更是一個「微生物生態系。

他表示,發酵是一個讓微生物參與食物轉化的過程。乳酸菌、酵母菌等會把糖分或蛋白質變成新的代謝物,讓食物變酸、變香,也變得更容易吸收,例如韓國泡菜、台式酸菜、味噌、納豆、天貝、優格、康普茶,這些都屬於發酵食物。

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指出,發酵食物還能調節免疫、降低發炎,這使得發酵食物成為營養醫學的新主角。該篇研究歸納出發酵食物的3個作用機制:

1. 增加菌相多樣性

雖然發酵食物中的菌未必能永久住進腸道,但能短暫「打擾」一下,讓菌群更有彈性、更豐富。

2. 產生有益代謝物

在發酵過程中會生成乳酸、乙酸、短鏈脂肪酸、維生素與小分子胜肽,能保護腸黏膜、穩定免疫系統、減少慢性發炎。

3. 提升營養吸收度

經過發酵的食物,營養素變得更好吸收,例如維生素B群、礦物質與多酚的可利用度都明顯上升。

在一項臨床試驗中,每天吃發酵食物 6 週的受試者,腸道菌相明顯變得多樣,連 IL-6 等發炎指標都下降。

至於每天食用量,劉博仁建議,每天 1~2 份(例如一小碗泡菜或一杯無糖優格)就足夠讓腸道活絡,且要著重多樣化、長期吃,同時要吃進蔬果、全穀類的膳食纖維。

劉博仁同時提醒,食用發酵食物的注意事項,別吃進太多鈉、別吃進太多糖、別吃進發霉污染物。另外,免疫低下、孕婦、或對組胺敏感的人的特殊族群,應避免食用未經殺菌或過度發酵的產品。

醃製物 腸道 泡菜 菌相 劉博仁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