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習見面、制裁俄石油!俄總理急赴中見習近平 展開「重要」會談
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導覽目錄: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俄羅斯也緊接著與中共互動!根據路透社報導,俄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3日啟程前往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預計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會談,重點將集中在經濟與科技合作上。
此刻,俄羅斯在美國與西方國家的制裁與壓力下,經濟受到重創。彭博3日報導指,在美國等國將俄羅斯主要石油生產商,以及部分買家列入黑名單後,中國煉油廠正紛紛避開俄羅斯的石油。
俄總理先後見李強、習近平
路透報導指,根據俄羅斯官媒訊息,總理米舒斯京3日將在杭州,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例行的中俄總理會面,4日則會前往北京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上次中俄總理定期會面於2024年8月在莫斯科舉行,當時李強盛讚兩國關係展現出「新的活力」與「生機」。
普丁或透過總理傳遞訊息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上周五(10/31)表示,俄方對米舒斯京訪中行程「極為重視」,但拒絕透露俄羅斯總統普丁是否會藉此機會,透過總理向習近平傳遞訊息。
普丁與習近平2022年2月、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夕,簽署了「無上限」(no limits)的夥伴關係協議。自此,莫斯科一直依賴北京,以緩解西方制裁的影響,並強調兩國創下的貿易新高、以人民幣結算的增加,以及深化的能源合作。
川普執政期間,美中在貿易與科技領域的摩擦,也促使中俄加強跨境貿易,以共同應對西方壓力。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米舒斯京此次訪中的會談預計聚焦於貿易與經濟關係、交通與工業合作、加強能源夥伴關係,以及擴大高科技與農業領域的合作。
俄欲與中展開工業科技合作
根據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莫斯科認為,與北京展開工業與科技層面的合作,是一種更具可持續性的長期合作形式,較不易受市場波動影響。
然而,近幾個月來中俄貿易仍有下滑。俄羅斯貿易工業部部長阿里漢諾夫(Anton Alikhanov)將此歸因於「外部」經濟壓力,以及中國商品在俄市場「飽和」。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9月份以人民幣計價對俄出口,出現七個月來最大跌幅,同比大減21%。不過,同期中國自俄進口則重回增長,同比上升3.8%,相較8月份曾大幅下跌17.8%。
西方國家制裁 俄石油受重創
另外,彭博社也報導指出,在美國與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後,中國煉油廠紛紛避開俄羅斯的石油。
據貿易商透露,在美國上月制裁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與盧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後,中國國有石油巨頭如中國石化(Sinopec)與中國石油(PetroChina Co.)目前選擇觀望,並取消部分俄羅斯原油貨船。
而規模較小的民營煉油廠,俗稱「茶壺」的小型煉油廠也暫時停手,擔心會遭受與山東裕龍石化相同的懲罰。該公司最近被英國與歐盟列入黑名單。
受影響的俄羅斯原油包括備受青睞的ESPO原油,該價格已大幅下跌。能源顧問公司Rystad Energy AS估算,約有每日40萬桶、相當於中國自俄進口原油總量的45%,受到這場「買家罷購潮」的影響。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