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被出賣?北京內部人士:川普對中態度軟 可誘使他公開反台獨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導覽目錄:
英國《經濟學人》12日引述北京內部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性格陰晴不定,但對中國態度「很軟」(very soft)。中國甚至有多名專家,更看準川普自傲是「和平使者」的心理,認為可藉此說服川普公開反對台灣獨立,由他來施壓台灣與中國舉行所謂的「和談」,為併吞鋪路。
態度「很軟」
北京內部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川普一點也不懼怕,如今中國的菁英階層,更日益認為川普對他們的態度「很軟」。
有分析師坦言,川普第一任期曾引發中國的「些許恐慌」,因為當時的川普政府將貿易戰,延伸為意識形態的對抗,不少美方官員還對中國的政經制度,嚴加批評。可是現在,中國不再對川普恐慌。
分析師指出,即便川普今年回鍋白宮,故技重施,中國卻改以強硬反制,拒絕購買美國的大豆,還對製造業的關鍵原料、稀土與永久磁鐵,施加了出口管制。結果在這場膽小鬼賽局,川普「先眨了眼」。
10月30日在南韓與習近平的會面,川普作出讓步,像是對黑名單上的中國企業,原本的美國出口管制擴大,將暫緩一年。作為交換,中國同意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並對阻擋毒品芬太尼原料的流入、重新開放稀土出口,做出了模糊不清的承諾。
不可信任的川普
同樣被北京高層視為勝利的,是再度上台的川普,即便橫加關稅,他對共產黨並未顯示意識形態的厭惡。中國的學者就直言,川普將中國視為「不可或缺」的國家。比如川普對中國企業投資美國,可是歡迎至極,他還疾呼中國購買美國的大豆。川普對內,則是收緊對共和黨與聯邦政府的掌控,讓保守派不敢挑戰他與中國交流的做法。
川普的難以捉摸,讓中國的領導層對他並不信任。話雖如此,《經濟學人》在北京進行了為期一週的採訪,訪問了官員、政府顧問、企業家與學者,卻發現他們有個共識,那就是川普代表了中國的歷史機遇。在他們眼中,川普對自由的原則不屑一顧,他對盟友與對手都很善變。他們唯一的分歧是,中國該如何應對川普。
川普的不可預測,意味著難以與他達成協議,以解決中美兩國的棘手爭端。內部人士表示,兩國在這段為期一年的貿易休兵期,應專注在達成「一步一腳印」的零散協議。但也有人認為,應放眼更大的目標
中國有部分專家就認為,北京應利用川普自傲為「和平使者」的心理,來達成長遠目標。他們建議,也許在未來的川習會,可說服川普公開反對台灣獨立,由他來施壓台灣接受所謂的「和談」。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