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洩密禁止!國科會:護國技術增加到42項 防範「敵對勢力」竊取!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國科會預告修正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項目由32項擴增至42項,新增10項、變更1項,鎖定軍工、太空及軍民兩用等產業化技術。即日起至12月8日開放意見,年底召開審議會認定後送政院公告,防敵對勢力竊密外流,護國級技術再加鎖。(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導覽目錄:

  • 軍工、太空產業化上路,新增技術成為重點
  • 持續滾動調整,結合司法檢調阻斷外流
  • 預告到12月8日,開放各界提意見
  •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多起疑似高科技洩密案,讓維護國家權益的議題,再度廣泛討論!為了防堵關鍵技術被不法侵害、甚至外流到敵對勢力手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4日宣布,已完成新一輪「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的增修預告作業。這次修正草案把技術項目從去年的32項擴增到42項,等於一次加碼10項、並調整1項,目標就是把營業秘密的保護網拉得更密、更廣。

    國科會表示,本次清單滾動盤點是依《國家安全法》對核心關鍵技術的定義,並與各部會共同檢視;同時也徵詢產業界、公協會以及學者專家意見後定案。預告期間蒐集到的回饋,後續將交由相關技術主管機關研議,並預定在今年底前召開「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審議會」,完成項目認定與變更,再送行政院公告。

    軍工、太空產業化上路,新增技術成為重點

    國科會說明,這次增修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我國軍工與太空技術已逐步走向產業化與商業化階段,技術價值快速升高,營業秘密遭覬覦與竊取的風險也同步放大。因此,本輪清單特別強化軍工、太空及軍民兩用技術的保護,新增10項關鍵技術、並針對1項做內容調整,讓防護範圍更貼近最新的產業現況。

    按草案內容,42項核心關鍵技術涵蓋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安、量子、能源、人工智慧等領域,並逐一對應技術主管機關,確保後續管理與審議有明確責任歸屬。

    持續滾動調整,結合司法檢調阻斷外流

    國科會強調,核心關鍵技術清單不是一次性動作,未來會持續觀測國內外技術進展、協同各主管機關定期滾動調整保護範疇。更重要的是,國科會也會與司法、檢調體系合作,強化查緝與遏阻機制,降低關鍵技術遭竊取、非法外流的可能性,避免國家競爭力與安全受到實質傷害。

    預告到12月8日,開放各界提意見

    這次修正草案自即日起預告至12月8日止。國科會提醒,公告內容可至國科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草案預告」專區與行政院公報資訊網查詢,各界意見也會在預告期內彙整,作為年底審議會的重要參考。

    國科會預告修正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項目由32項擴增至42項,新增10項、變更1項,鎖定軍工、太空及軍民兩用等產業化技術。即日起至12月8日開放意見,年底召開審議會認定後送政院公告,防敵對勢力竊密外流,護國級技術再加鎖。(圖/國科會提供)
    國科會 行政院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技術 關鍵 國家 項目 機關 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