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分析/臺灣的貿易戰略抉擇:美英協議對臺啟示

圖、文/RWNews菱傳媒

(記者蘇郁笙/綜合報導)2025年5月8日,美英宣布達成「經濟繁榮協議」,這是川普政府自4月「解放日」全球關稅政策後的首個雙邊協議。此協議不僅展現「美英特殊關係」的經貿實質,更揭示美國關稅談判的底線與讓步空間,為臺灣提供重要借鑒。

美英協議:讓步與戰略的平衡

美英協議展現雙方在經貿與戰略利益間的精妙平衡。美國獲得實質利益:英國同意給予美國牛肉13,000公噸免稅配額,為乙醇提供零關稅,並承諾持續開放農業市場。協議還建立鋼鐵和鋁貿易聯盟,強化供應鏈安全。

英國則在汽車關稅上獲得部分讓步,美國將關稅從27.5%降至10%,但設10萬輛/年配額,接近英國2024年對美出口總量。同時,美國取消英國鋼鐵的25%關稅,挽救瀕臨崩潰的英國鋼鐵業。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仍對英國維持10%的基礎關稅,商務部長魯特尼克表示,即使是最親密的盟友,美國也保留部分關稅槓桿。

協議特點:國家安全與階段性談判

這份協議展示美國貿易政策的新特點:將關稅減免與「232條款」(國家安全調查)掛鉤。英國需滿足美國對鋼鋁供應鏈安全的要求才能獲得優惠稅率,展示出關稅作為確保供應鏈安全的槓桿。此外,協議採取「初步架構」形式,提到只有在合理談判期後才會實施關稅減免,這樣的策略降低國內政治阻力並提供敏感議題的談判空間。

第三,「降稅+配額」模式體現美國「有限度開放」的策略。美國允許英國以10%關稅出口10萬輛汽車,但這個配額幾乎等同於英國2024年的出口總量,意味著英國無法在不承擔25%高關稅的情況下擴大市場份額。最後,協議特別提到藥品與藥物將獲「顯著優惠待遇」,但前提是英國符合供應鏈安全要求。這是典型貿易優惠與戰略目標掛鉤之做法。

美國貿易戰略解碼

從美英協議可歸納美國新貿易戰略的三大特徵:首先,川普精準使用「10%基礎關稅+個別產業加徵」區別對待盟友與對手。2025年4月起,美國平均關稅已躍升至14.5%,創下近90年新高。其次,美國將安全與經貿掛鉤,對戰略盟友提供差別待遇。白宮文件表示,若「貿易夥伴採取重大步驟改善非互惠貿易制度,並在經濟和國家安全事務上與美國充分一致」,美國則可能降低關稅。最後是「尊重選擇性紅線,但堅持全面框架」。如英國在食品安全標準方面設立明確紅線,美國尊重這些核心紅線,但同時堅持10%基礎關稅不變。

英國獲優待的戰略考量

美英貿易協議快速達成背後有三大關鍵因素。首先,美國對英國有貿易順差(約118.6億美元),而非逆差,這使得美國在關稅讓步方面的政治成本較低。其次,英國脫歐後急需建立新貿易關係,願在農業市場准入、數位服務稅等方面讓步。此外,美英「特殊關係」在安全與情報領域的深厚合作為經貿談判提供戰略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明確表示:「10%是最低關稅。考慮到美國對英國的貿易順差,與英國達成協議是唾手可得的。這不是其他貿易協議的模板。」這暗示美國將以英國案例作為示範,向其他貿易夥伴施加更大壓力。

臺灣的突圍之道

面對美國關稅壓力,臺灣可借鑒美英協議,強化以下策略:

1. 設計「半導體配額豁免」機制:參照美英汽車關稅協議,臺灣可爭取先進半導體的關稅豁免配額,將臺積電等關鍵供應商納入「國家安全優先」清單。

2. 提出「投資帶動貿易」互惠條款:利用美國「美國內容遞減」規定,賴清德總統已強調臺灣企業在美支持40萬就業機會為籌碼,爭取配套供應鏈關稅減免。

3. 設立「紅線與讓步」清晰界限:明確劃定不可退讓的核心利益(如半導體自主權)與可靈活調整的領域(如擴大農產品進口),避免全面對抗或全盤讓步。

4. 發展「供應鏈安全聯盟」:強化與美國在半導體、關鍵礦產等領域的合作,提升臺灣在美國供應鏈安全戰略中的地位。

5. 推動「多邊談判協同」策略:與日本、韓國等半導體供應鏈國家協調立場,形成「談判聯盟」,轉化為經貿談判籌碼。

結語: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

美英協議清晰展示,在美國的關稅槓桿下,「產業保護」與「戰略價值」是談判成敗的關鍵。臺灣須認清自身優勢(半導體、精密製造)與弱點(市場集中度),制定「攻守並行」策略。當各國都在學習與川普的「關稅大棒」共存,臺灣的應對將決定十年的經貿命運。這不僅是關於關稅的談判,更是臺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能否從棋子轉為棋手的關鍵時刻。

更多新聞:

分析/對等關稅能否削減美國貿易逆差? 解析川普貿易政策的迷思與現實

分析/新日鐵收購美國鋼鐵 美國下禁令 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困境

菱傳媒原始網址:分析/臺灣的貿易戰略抉擇:美英協議對臺啟示

外稿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白沙屯媽祖進香 離開台中抵達苗栗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