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大「烤」驗!為美觀與環保 歐洲僅2成家庭有冷氣、熱死人數美國4倍

編譯黃馨慧/綜合報導

 

七月伊始,極端高溫就肆虐歐洲大陸,歐洲各國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溫,世界氣象組織3日指出,歐洲多地在經歷極端高溫天氣。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德國和英國部分地區,都發布了「破紀錄的高溫警報」,法國將近2000學校因為高溫而停課。熱浪甚至在土耳其、法國釀成森林大火。整個歐洲都正在苦於應對這場高溫「烤」驗,然而,歐洲冷氣的普及率極低,多數歐洲人只能靠電風扇、冰敷與冷水澡勉強度日。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顯示,美國有90%家庭有裝冷氣,反觀歐洲僅僅只有19%。

熱浪在土耳其、法國釀成森林大火。(圖/翻攝自歐盟官網)

▲熱浪在土耳其、法國釀成森林大火。(圖/翻攝自歐盟官網)

西歐每年平均8.3萬人死於高溫 比美國多4倍

破紀錄高溫、熱浪災害在歐洲變得愈來愈頻繁,也造成不少人「高溫休克」。歐洲死於高溫的人數明顯高於其他地方,甚至還在節節攀升,《金融時報》引用數據指出,2000至2019年之間,西歐平均每年竟有8.3萬人死於高溫,遠高於北美地區的2萬人。

儘管如此,歐洲民眾對冷氣的接受度依舊偏低,冷氣常常被視為不必要的奢侈品,甚至被貼上「美式浪費」的標籤,面臨各種觀念和政策上的抵制,例如法國和英國都曾推出冷氣禁令,明文限制冷氣設施的啟用時段與能源效率。有些民眾認為,冷氣反而是製造更多碳排的能源浪費行為,和抗暖化的環抱觀念背道而馳。

CNN報導分析,歐洲人不喜歡用冷氣,其實有由來已久的原因。大部分歐洲國家,以前根本沒有降溫需求,尤其是北歐地區,熱浪雖然偶有發生,卻鮮少達到如今的極端高溫。

屋齡高、美觀考量與環保 歐洲房難裝冷氣

國際能源總署能源效率與包容轉型辦公室主任莫瑟威(Brian Motherway)表示,「在歐洲,我們過去根本沒有用冷氣的傳統,直到最近才開始真正有需求。」這也導致冷氣被視為是一種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尤其歐洲多國的電價遠高於美國,冷氣的用電成本對許多歐洲家庭而言是一大負擔。

此外,歐洲建築多數年代久遠,在英格蘭,平均每六棟房屋就有一棟是建於1900年以前,早在冷氣這種科技出現之前就已建成,歐洲多數地區的住宅也沒有特別因應降溫的設計,因為以前的民眾根本沒有降溫需求。莫瑟威指出:「我們從沒習慣思考該如何在夏天保持涼爽。這確實是個相對近年的新問題」。

歐洲各國地方政府常以冷氣室外機不符歷史建築美學為由,不給裝冷氣。(示意圖/PIXABAY)

▲歐洲各國地方政府常以冷氣室外機不符歷史建築美學為由,不給裝冷氣。(示意圖/PIXABAY)

冷氣在歐洲普及最大的阻力,是來自法規政策。英國冷氣公司負責人薩蒙(Richard Salmon)指出,地方政府常以室外機外觀「不符合歷史建築美學」的理由,在保護區或登錄建築中拒絕安裝申請。

此外,歐盟承諾在2050年達到「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而提升冷氣普及率意味著碳排放增加,明顯和這一目標相悖。歐盟成員國西班牙和法國還推出「冷氣禁令」,西班牙政府2022年明文限制公共場所的冷氣溫度不得低於27°C,以節能減碳。

歐洲冷氣的普及率極低,美國有90%家庭有裝冷氣,反觀歐洲僅僅只有19%。(示意圖/PIXABAY)

▲歐洲冷氣的普及率極低,美國有90%家庭有裝冷氣,反觀歐洲僅僅只有19%。(示意圖/PIXABAY)

歐洲成氣候熱點 升溫速度全球平均的兩倍

但如今,歐洲已經成為「氣候熱點」,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民眾和政策對冷氣的態度也走到交叉路口,面臨兩難。已經有不少專家呼籲,歐洲各國政府應該開始正視冷氣普及的必要性,政治人物也開始主張擴大冷氣設施的規模。CNN報導指出,法國極右翼政治人物勒龐(Marine Le Pen)承諾推動「大規模冷氣基礎建設計畫」,並批評「法國精英階層」鼓勵人民用其他方式降溫,卻「自己坐在冷氣車與辦公室裡享受舒適。」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研究顯示,當室內氣溫超過23°C時,人類的睡眠品質將大幅下降,而當超過30度時,死亡率更將急劇上升。辦公室員工的工作效率在21°C時表現最佳,隨著室溫上升,工作效率會迅速惡化。亦有環境科學的研究指出,在炎熱天氣中考試,高中生的成績會下降,甚至可能影響畢業率。國際能源總署亦早就證實,使用冷氣已挽救了數萬條人命。也有研究表明,有裝冷氣的家庭,因高溫死亡的風險會降低約75%。

英國《金融時報》呼籲歐洲各國政府,為了讓民眾免受愈來愈嚴峻的高溫和熱浪之苦,有必要考慮放寬對冷氣的禁令。若政府不把「有效降溫」當作和「充分供暖」一樣重要的社會責任,富人將自備冷氣保障自己,而弱勢者將被遺棄在酷暑中。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