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朱元璋在皇覺寺做和尚,因此最忌諱的就是「光」、「僧」等字眼。(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民間有關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多不勝數!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前來尋親認祖的人絡繹不絕,這些人都希望他能看在沾親帶故的份上,給予一官半職或賞賜良田錢財。然而,有一人卻與眾不同,他就是朱元璋的小舅子郭德成。也因為他與世俗想法不同,最終成為朱元璋身邊少數能善終的開國功臣。
郭德成婉拒高官厚祿
郭德成是明初功臣,其妹妹是朱元璋的妃子寧妃,因此他同時也是皇帝的小舅子。一次,朱元璋召見郭德成,稱讚其功勞並打算封他為大官。沒想到郭德成連忙跪下推辭,表示自己不懂政事,只愛喝酒,若做高官必會誤國害己。朱元璋見他辭官態度堅決,反而讚賞,並賞予大量美酒與錢財。
拒官背後的智慧
郭德成的選擇並非愚笨,而是極具遠見。他深知在朱元璋的性格下,若高官失職,即便是皇親國戚,也難免性命不保。相比官位與財富,保命才是根本之道。
酒後失言化險為夷
郭德成的機智還體現在一次酒宴上。某日,他興沖沖前往皇家後花園陪朱元璋飲酒,但醉態十足、衣冠不整。朱元璋笑稱他是「醉鬼瘋漢」,郭德成隨口回道:「皇上,我最恨亂糟糟的頭髮,要是剃成光頭才痛快。」這句話觸動了朱元璋的忌諱,因其少年時曾在皇覺寺為僧,對「光」、「僧」等字眼極為反感。
以退為進化解殺機
酒醒後,郭德成意識到自己失言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便主動剃光頭、披袈裟入寺為僧。朱元璋見狀,疑慮全消,甚至對妃子讚歎:「德成真是個奇男子,原以為他開玩笑,想不到是真的醉鬼和尚。」
保全性命的先見之明
後來,朱元璋對功臣疑心漸深,許多開國大將接連被處死,唯獨郭德成因當初拒官、及時化解危機,最終得以全身而退、善終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