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朱立倫(右)點名交棒黨魁遭盧秀燕(左)婉拒。(資料圖/翻攝自孫文學校)國民黨主席10月改選,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堅持交棒,但呼聲最高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卻婉拒,「朱退盧不接」局面引發黨內焦慮。雖有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藍委羅智強人表態參選,但因缺乏黨務歷練,被認為「份量」不足,黨內因而轉向具經驗與人脈的「穩定型」人選,如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嘉義市長黃敏惠等都被點名,盼由其擔任「造后者」、「抬轎者」角色。不過,若將盧秀燕視為2028總統潛在人選,黨主席一職恐淪為「過渡」,難以完全施展拳腳,也讓黨內大咖參選意願降低,陷入無人接任的領導困境。
針對黨主席改選,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表示,儘管基層焦慮,但盧秀燕等人都有自己的考量,若有年輕人願意出來參選也不錯。外傳「非朱派」正力拱具黨務經驗的郝龍斌出馬、擔任「造后者」角色,李乾龍則說「有人願意出來當然很好」;然,郝龍斌辦公室則發聲明表示,郝龍斌前市長認為此為國民黨關鍵時刻,所有思考都應以從黨的發展改革,和2026、2028勝選大局觀來思考,未來一旦有明確決定,會第一時間向外界說明。
國民黨北市議員詹為元指出,有意參選的人目前都已經表態,但現在的黨主席必須顧及2026與2028的選舉規劃。若盧秀燕不選黨主席,最適合的是「抬轎者」角色,這個人應具備黨務系統經驗,也要擁有良好的政商人際網絡。雖然羅智強等人已表態參選,他們目前仍在政治上升期,願意出來參選當然是好事,但此刻黨內更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出來,而且這個人不能與2028總統候選人互相抵觸,不能當了黨主席,還要爭取總統大位。
至於大罷免後國民黨整體氣勢看漲,為何黨內仍未有大咖願意出線?詹為元分析,黨主席一職連動2028總統選舉,大家一開始都希望盧秀燕出來接班,成為未來總統候選人;但隨著盧秀燕表態不選,黨主席角色變成「過渡」,需要與未來總統參選人協調、妥協,這樣的黨主席在自主性上相對不足,也讓許多人參選意願降低,因為無法完全施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