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李紹宏報導
自9月22日高鐵開始實施「寧靜車廂」政策後,引起不少家長及兒少團體反彈。有家長分享和幼兒搭高鐵時,因幼兒哭鬧遭高鐵工作人員舉牌提醒,甚至遭乘客白眼,因此質疑高鐵「帶頭厭童」,也讓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替孩童打抱不平﹔現在捎來最新消息,交通部明確表示,「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讓一票人拍手叫好,「謝謝感謝蘇醫師讓我有勇氣帶孩子搭高鐵」!
高鐵「寧靜車廂」政策引起家長和人權團體不滿。(圖/資料照)婦產科名醫蘇怡寧近日在臉書上發文分享,在高鐵寧靜車廂政策上路後,便不斷替受到社會對立的孩童家長發聲,蘇怡寧強調,「孩子不是噪音,是社會的未來」,不僅有被接納的權利,也有學習在公共空間中生活的機會,因此籲請大家寫信給行政院與交通部。
交通部明確表示「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圖/翻攝自臉書 蘇怡寧愛碎念)孩子非噪音是社會未來!婦產名醫喜:寧靜車廂確定「不含幼童」
如今,交通部正式回覆,明確表示「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以及因疾病等明確因素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不再規範範圍之內。這份答覆讓蘇怡寧相當感動,也期許交通人員都能接受兒童權利和親子友善的教育訓練,讓「寧靜」規範建立在尊重和包容,同時感謝大家的團結發聲。
對此,一票家長拍手叫好,「果然還得是大哥刷臉才夠力,偶像」、「謝謝蘇醫師,台灣有您真好」、「我真心覺得在車廂大聲說話(聊天)或看影片擴音的…真的比小孩(baby)哭鬧的還糟糕」、「不只守護幼兒和家長的權益,也間接守護了國安」。
日本新幹線(台灣稱高鐵)並無設立寧靜車廂,僅有可以講電話的「工作車廂」和女性車廂。(圖/資料照)寧靜車廂仿日本新幹線?專家:日本會安靜是全民默契
事實上,高鐵曾透露,實施「寧靜車廂政策」是想效仿日本新幹線的寧靜空間,但專家表示,日本並無明文規定任何大眾運輸空間要有寧靜車廂,僅設立女性車廂和工作車廂,至於安靜則來自「全民默契」。
現今高鐵車內圖卡文宣以「美好高鐵,寧靜同行」取代「寧靜車廂」。(圖/翻攝自沈慧虹臉書)此外,雖然部份台灣民眾認為該政策確實能減不必要噪音,但也有民眾表示,高鐵椅背後方及商品推車上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讓人備感壓力,因此高鐵已於10月12日將座椅椅背後、商品推車上「寧靜車廂」的宣傳字卡撤下,改為「美好高鐵,寧靜同行」圖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