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家書摘/臺灣贏南韓策略曝光 李在明當選南韓總統 他看破南韓大戰略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翻攝自IG @2_jaemyung)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翻攝自IG @2_jaemyung)

因為尹錫悅無預警發動戒嚴被罷免下台,共同民主黨李在明成為史上得票最高的南韓總統。他的「等外星人入侵時,再思考中國攻擊臺灣時要不要提供援助」的說法令全臺灣譁然。《南韓大戰略》這本書深度破解分析南韓的內政外交戰略,出版社明白文化總編輯林奇伯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指出,南韓為全世界揭示了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創造自己的命運」,堅定朝達成目標邁進。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翻攝自IG @2_jaemyung)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翻攝自IG @2_jaemyung)

3個問題問出版社明白文化總編輯  看懂《南韓大戰略》臺灣可借鏡

為使網友一目了然快速看懂《南韓大戰略》核心意義,直接以QA呈現。Q提問為資深記者鍾志鵬 A回答為明白文化總編輯林奇伯。

Q1:南韓內部政黨輪替頻繁,但不分政黨菁英,對外策略一致?情況如何?

A1:中等強國模範生韓國(南韓)的大戰略,是全球爭相研究的顯學。南韓政壇雖然政黨輪替頻繁,但治國精英在國家大戰略上,卻始終能一棒接一棒,很有共識地往前邁進。

《南韓大戰略》,解析南韓如何善用軍事、外交、經濟、流行文化等多重工具,架構出可行的宏觀策略,發揮最佳綜合國力,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夾在鯨魚之間的小蝦米」變身為「真正的鯨魚」。

作者拉蒙‧帕切科‧帕爾多(Ramon Pacheco Pardo)掌握來自南韓高層的第一手資料,爬梳全斗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李明博、朴槿惠、文在寅、尹錫悅八位不同黨派總統的作法。他發現,南韓的領導人在政黨輪替過程中,都能緊貼時代浪潮,建構出一套各黨派均有共識的外交思路,於全球化狂潮下崛起,掌握區域化結盟主導權,一棒接一棒,不斷達陣。

作者分析,南韓絕對能贏的關鍵,就在於相信自己的命運由自己創造、決心讓自己偉大,並且有意識地定下清晰戰略目標。舉國一致,追求「南韓自主」與「命運自決」。

Q2:書中提到四個同心圓,臺灣在哪裡?特別是李在明對於保護臺灣議題,他說除非外星人入侵再來討論,是否呼應南韓大戰略?

A2:《南韓大戰略》作者在書中架構出南韓國家大戰略的精髓,也就是「四大同心圓」──以北韓、美國和中國「三角核心」當作最內環,往外擴展到整個東亞、印度洋,甚至於全球治理。貿易、投資與援助,都是她的手段;韓團、供應鏈與高科技,都是她深入全人類的觸角。

這四個同心圓,由內而外,分別是:

1.三角核心,包括北韓、美國和中國。

2.東亞,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臺灣屬於此)

3.大歐亞和印度洋,包括俄羅斯、中亞、南亞、大中東、歐洲、澳洲和印度洋本身。

4.世界其餘地區和全球治理。

提到「大戰略」,通常被視為只有世界強權才有本事施行的外交遊戲,其他國家只能是強權手中的棋子。但作者表明,「中等強國」雖不可避免地受到強權制定的國際局勢影響,但她們自己就可以是大棋局中的棋手,運用本身可用的資源,反過來影響強權的決斷,為自己追求最大的利益。南韓一向是國際大棋局中的頂尖棋手。

在南韓的「四大同心圓」戰略中,台灣屬於第二個層次「東亞」的整體布局。南韓一定會先確認最核心第一個層次的「北韓、美國、中國」三角核心動態後,才會延伸到第二個層次的「東亞」布局,而且南韓對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主張會連動在一起。依照這樣的邏輯,「台海情勢」應該不會是韓國第21屆總統當選人李在明在外交關係上的當務之急。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翻攝自google map)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翻攝自google map)

Q3:南韓大戰略,可以給臺灣什麼樣的借鏡與思考?

A3:從過去到現在,台灣人總是喜歡問:「為什麼韓國能,台灣不能?」尤其是國家戰略與國際布局,南韓的「中等強國」策略非常值得台灣參考。

多年來,南韓為全世界揭示了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創造自己的命運」,並堅定地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韓國是個策略清晰的國家,韓國人從「日常個人儀容」到「國家外交戰略」都講究「管理」的概念。朝鮮半島隨時都可能爆發戰爭,但地緣困境並不能阻擋南韓追求卓越的腳步。

即使國家規模中等,南韓也要擁有全球格局的影響力。南韓深知要管理好北韓這個敵人,必須先管理好敵人背後靠山中國;要管理好中國的野心,必須餵以「貿易蘿蔔」和「美韓同盟巨棒」;要管理好美國衷心支持,兩國目標與利益必須緊緊綁在一起。

但台灣與南韓最大的不同是,台灣的國家認同較為分歧,政治菁英的價值觀也非常分歧, 在國家戰略上如何向南韓一樣,做到「一棒接一棒,不斷達陣」,是長期不斷的課題與考驗。

《南韓大戰略》作者拉蒙‧帕切科‧帕爾多(Ramon Pacheco Pardo)是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國際關係教授,被稱為「西方韓國通」,他以嚴謹治學方法,總結出南韓絕對能贏的關鍵:相信自己的命運由自己創造,決心讓自己偉大,有意識地定下清晰戰略目標。翻譯者林添貴是國內翻譯名家,譯筆清晰而細膩,擅長國際關係題材,譯作已超過一百多種。

作者架構出南韓國家大戰略的精髓,也就是「四大同心圓」,以北韓、美國和中國「三角核心」當作最內環,往外擴展到整個東亞、印度洋,甚至於全球治理。貿易、投資與援助,都是她的手段。韓團、供應鏈與高科技,都是她深入全人類的觸角。

作者特別為台灣讀者寫作「全球獨家繁體中文版作者序」,明指南韓可以為台灣帶來的啟示。他認為,台灣應深切明瞭自身的關鍵目標,也就是維持實質獨立國家的生存、透過深化融入世界經濟持續國家經濟成長。能協助台灣達成目標的關鍵工具,是建立與外交盟友美國的夥伴關係、強化與對手中國的貿易及投資關係;在侷限之中,增強自主的軍事能力和幹練的外交官團隊。

作者強調:「2024年的台灣,在全球政治上堪稱遠比過去數十年更具影響力。台灣由高科技帶動的現代經濟所顯示的實力,以及身為民主燈塔的角色,凸顯出美中競爭中的民主與專制分歧。」

南韓為全世界揭示了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創造自己的命運」,並堅定地朝著這個目標邁進。這本書可讓讀者借鏡南韓的「中等強國」經驗,也開啟一條全新思考路徑:「為什麼韓國能,台灣不能?」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明白文化提供)

▲南韓大戰略核心精神-只要「國家有布局、菁英有共識、全民心頭定」,舉國上下就可以形成共同目標朝達成目標邁進(圖/明白文化提供)

本文撰寫與摘自明白文化出版之《南韓大戰略:中等強國,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

▼【南韓新總統出爐!】李在明當選南韓總統 得票數創新高 時隔三年再政黨輪替 李在明發表勝選5承諾:重振民生經濟團結國民(影片來自YouTube-三立新聞網SETN頻道)

#青瓦臺新統領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