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宇智、賴懿慈 / 台北報導
有民眾為了想要在家采耳,自行在網路上購買中國製的采耳神器,沒想到開挖後,前端的耳勺竟然斷裂在耳朵中,且掉入當事人無法自行拿出的深度,只好到急診室請求醫生幫助。專業采耳師聽聞,認為民眾根本不應該在家自行采耳,因為網路上賣的,前端耳勺通常很鬆且品質不佳,可能傷耳道。醫生則表示,若耳朵有異物掉入,輕則刮傷、發炎,嚴重可能會耳聾,建議民眾還是要找專業管道處理。

采耳師 Kelly:「我們一般就是會直接撐開耳洞做清潔。」
采耳是不少人的放鬆方式,采耳師會先進行耳朵清潔,每一步都經過專業訓練。但就有民眾在家自助采耳發生意外。
受害者劉小姐:「(采耳棒)是中國大陸的,台灣沒有這個東西。它就是配合你的手機視訊看你要挖的地方,然後在旋轉的時候,下面的卡榫旋轉會鬆脫,然後它就掉進去。」
花不到五百元購買的采耳神器和內視鏡一體成型,受害者劉小姐才掏了幾下,前端耳勺卻脫落了,還卡在耳道深處無法拿出,只好深夜掛急診,花600元請醫生幫忙。

受害者劉小姐:「我怎麼會遇到這種事情?(疼痛)指數是10的話,應該就是8吧。」
民眾:「會有考慮過(買采耳棒)啦,但是可能怕小朋友會動,所以就不會特別去買。」
這類型的商品不少民眾都曾動心,或是早就擁有使用中。但不只采耳師不建議,醫生也表示會有危害。

采耳師 Kelly:「我覺得很危險,我真的覺得很危險。因為像這種內視鏡很難控制它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所以你可能要挖左邊,它可能在右邊。」

耳鼻喉科醫生羅源彰:「采耳棒它本身的材質我們很難以鑑別,它裡面是會有些重金屬的成分,那如果斷裂在(耳朵)那邊沒有及時拿出來,是不是有可能讓你的黏膜吸收到不應該吸收的物質。」
醫生鄭重警告,人的耳朵很脆弱,耳膜非常薄,自行用采耳棒清除髒污,若有異物掉入耳道,輕則損傷,最嚴重可能耳聾,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