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楊惟甯報導

▲許多人會吃麵包當早餐。(圖/資料照)
現代人因工作忙碌,普遍外食,常攝取高油脂、高糖分、精緻澱粉等不健康食物,導致糖尿病年齡層逐年下探。近日一名25歲的男子,自述身高體重都正常、平時也不愛吃甜食,但先前健檢卻被醫師告知「你已經是糖尿病前期」。他回頭檢視生活,才驚覺自己犯了4大錯,其中每天早餐都是「麵包+拿鐵」更是掀起網友恐慌。
原PO在Dcard分享自己近期的健檢結果:空腹血糖106 mg/dL、糖化血色素(HbA1c)6.2%,兩項數值皆已超標。醫師當場警告他:「你這是已經糖尿病前期喔,如果還不控制,很快會變成真的糖尿病」,讓他瞬間傻住,不解自己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僅是偶爾「吃飽想睡、餓得快、精神不穩」,怎麼會發展到現今狀態?
他緊接著回顧日常的飲食與作息,才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暗藏許多隱憂,包含「早餐都是拿鐵+麵包」、「午、晚餐幾乎都是外食,蔬菜攝取量極低」、「愛吃飯麵,沒在節制碳水」,及「平常幾乎不運動」。
意識到問題後,他決定展開自救行動,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補充蛋白質、強迫自己每天運動、研究低GI飲食及可能輔助的保健食品等。他坦言,雖然糖尿病前期不是什麼大病,但健檢後才發現,血糖問題真的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像我們這種年輕人反而更容易忽略,然後默默踩雷。」
貼文一出,瞬間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啊啊啊看到第一點快嚇死,我今早就吃羅宋+大冰拿」、「謝謝你這篇文章的提醒,我最近的飲食運動狀況也很糟糕,要調整了!」另外也有不少網友點出,原PO最大的問題是澱粉太多、蔬菜太少,建議他在食材挑選上,要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且「吃的順序超級重要」,「入口的第一個食物一定要是蛋白質,蛋白質才能幫助長肌肉,幫助減肥,但如果還想更快的減就先吃青菜再蛋白質,所有的澱粉放最後面」、「不吃跟喝有添加的食物、不吃太多快碳、不吃精緻碳水、注意進食順序、多喝水等等。如果是吃便當的時候,盡量就是211餐盤的方式下去選擇」。
此外,也有人指出,作息跟壓力也會影響內分泌,建議他戒宵夜、戒熬夜。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團隊就曾科普衛教,長期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或壓力大,都可能降低胰島素敏感度、干擾荷爾蒙平衡,導致血糖波動甚至惡化成糖尿病。研究也指出,睡太少或太多皆會提高糖尿病風險,日夜顛倒更會擾亂代謝機制。醫師建議,應規律作息、維持每晚7至8小時睡眠,透過改善睡眠環境、管理壓力與適度運動,才有助穩定血糖、降低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