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每天一碗湯」喝出大腸癌!紅肉吃太多傷DNA 罹癌率增17%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老翁每天一碗牛肉湯,確診大腸癌。(示意圖/資料照)

▲老翁每天一碗牛肉湯,確診大腸癌。(示意圖/資料照)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連續多年蟬聯亞洲第一,更是本地癌症發生人數第二高、死亡率第三高的癌症,平均每31至37分鐘就新增一名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近日分享一則案例,一名60多歲的男子因長期習慣每天早上喝一碗牛肉湯,檢查後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若每日紅肉攝取量超過100克,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7%。

陳炳諴說明,這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胃食道逆流前來就診,但問診後,醫師建議他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起初他還有點抗拒,僅願意先做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於是安排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現,他的大腸內有一顆約2.5公分的息肉,經切片化驗確診為早期大腸癌。

陳炳諴表示,該患者來自台南,每天習慣早餐喝一碗牛肉湯。但因紅肉本身含有較高濃度的血紅素鐵與特殊糖分子,在體內代謝與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破壞細胞內的DNA,若累積修復不全,便可能導致黏膜異常增生、發展成癌症。所幸該名患者的息肉仍停留在黏膜層,經手術處理後病況穩定,他也聽從醫囑逐步減少紅肉攝取量,並調整飲食。

紅肉致癌?每天能吃多少紅肉?

實際上,過去已有多項研究顯示,紅肉的攝取量與大腸癌風險呈正相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指出,每天攝取50克加工肉品,將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攝取100克紅肉(約6片火鍋肉片),風險則增加17%。

研究指出,因紅肉在高溫烹調過程中,容易產生多環胺類、芳香烴類與N-亞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質,這些化學成分一旦進入體內,就可能造成DNA損傷、誘發發炎反應,長期下來大幅提高致癌機率。

紅肉怎麼吃最健康?

陳炳諴提醒,紅肉雖是高蛋白質來源,但攝取應有節制。他也建議民眾儘量以白肉(如魚、雞肉)或植物性蛋白取代紅肉與加工肉品,並避免高溫烹調方式,改以清蒸、水煮、燉煮等烹調方式為主。同時,增加蔬果與膳食纖維的攝取量,能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致癌物在腸道停留時間。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