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預言災難日前出現罕見彗星 NASA:別怕!高速穿越太陽系不會撞地球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根據《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彗星近期被發現,成為人類史上第3個確認觀測到的「星際訪客」。這顆彗星目前正以驚人速度穿越太陽系,雖然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但全球天文學家正密切觀測這名神秘來賓。

這張由美國太空總署提供的圖表,顯示了星際彗星3I/ATLAS穿越太陽系的軌跡。(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這張由美國太空總署提供的圖表,顯示了星際彗星3I/ATLAS穿越太陽系的軌跡。(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這顆彗星正式命名為3I/ATLAS,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資料,目前它位於約4.2億英里(約6.7億公里)外的太陽系內部,正穿越木星軌道之內。

星際彗星從哪來?

這位神祕訪客於1日被位於智利的望遠鏡發現。NASA ATLAS計畫聯合首席研究員丹諾(Larry Denneau)指出,彗星現蹤後不久,來自世界各地的業餘和專業天文學家回溯過往影像,竟在6月的資料中就找到了它的蹤跡。

「通常我們需要至少四筆觀測資料,才能確認一個新天體的存在,」丹諾說。如今,包含智利、南非、美國等地的望遠鏡,已對這顆彗星完成超過百次觀測。丹諾坦言,一開始僅觀測一小時,並未認為這天體有何特別之處,「但後來的圖像顯示,它是一位速度驚人的遠距離旅者。」

「它的軌道顯示它的速度過快,不可能被太陽的引力束縛,這表示它極可能是一個星際天體,」他說,「我們是在銀河系的銀盤區域發現它的。」

可能是爆炸殘骸 也可能是被「重力助推」彈射而來

科學家目前仍無法確認這顆彗星為何會造訪太陽系。丹諾表示,這可能是數百萬年前某個恆星系統中爆炸或碰撞的殘骸,也可能是它曾接近其他天體,透過「重力助推(gravity assist)」效應被彈射至太陽系。

這顆彗星的直徑估計介於20公里到40公里之間。太空創新公司(Space Initiatives Inc.)首席科學家尤班克斯(Marshall Eubanks)指出,這顆彗星可能會在10月初接近火星,若距離夠近,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有機會拍到它的身影,儘管在影像中只會佔約0.2個像素大小。

目前預測,這顆彗星將在10月29日左右抵達最靠近太陽的位置,屆時它與太陽的距離為地球到太陽的兩倍。雖然它會在接近時變亮,但根據模擬推測,那時它應該會位於太陽另一側,不容易被直接觀測到。

NASA研究員指出,若這顆巨大、速度極快的天體靠近地球,恐將造成可怕結果。(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ASA研究員指出,若這顆巨大、速度極快的天體靠近地球,恐將造成可怕結果。(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速度驚人 可能打破太陽系最快來客紀錄

除了身世不明與罕見之外,這顆彗星的速度同樣令人驚艷。根據天文學家羅德里奎茲(Josep M. Trigo Rodríguez)指出,3I/ATLAS進入太陽系時的速度高達時速15萬英里(約24.5萬公里),是相對太陽的速度。

甚至,它可能打破太陽系有史以來「最快來客」紀錄!丹諾解釋,一般太陽系內天體的速度約在每秒5到10公里之間,而這顆彗星的速度可能高達每秒90公里,比多數天體快了近十倍。

若撞地球恐比滅絕恐龍的隕石還可怕?

這顆彗星還有一大特徵,即它的軌道是極端的雙曲線軌道。也就是說,一旦它離開太陽系,就不會再回來。雖然它並不會撞上地球,但這顆巨大、速度驚人的天體也提醒著地球的脆弱性。丹諾指出,若它真的撞擊地球,將會釋放比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還大的能量。「如果這樣的天體真的靠近地球,那會非常可怕,認真地可怕,」他強調。丹諾目前正與團隊合作,致力於發現潛在危險天體並保護地球。

史上第3顆星際物體現身 下一個可能更快出現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觀測到的第3顆星際天體。第一顆為2017年的「斥候星」(Oumuamua,夏威夷語),形狀細長如雪茄,看似岩石狀物體,但因其行為與特徵不符合典型小行星或彗星定義,令科學界困惑;第2顆則為2019年的「鮑里索夫」(2I/Borisov),明確為一顆星際彗星。

天文學家表示,近年來這類發現變多,與望遠鏡巡天能力提升密切相關。像是設於智利的「薇拉.魯賓天文台」(Vera Rubin Observatory),開機僅數小時就已偵測到數千顆小行星,未來或許會更頻繁地捕捉到星際訪客。透過對3I/ATLAS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將能進一步了解這類天體的組成、來源與潛在威脅。「這次我們發現得夠早,我相信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用望遠鏡研究它的成分與結構,」丹諾說。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7月5日末日預言倒數中?台日地震同步監控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