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楊惟甯報導

▲美智庫專家指出,關稅只是台灣「更大危機」的前奏。(圖/AI生成示意圖)
川普給予台灣的「關稅寬限期」即將屆滿,但最新一波關稅信函中仍未明確提及台灣。儘管行政院表示台美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專家也普遍認為,台灣仰賴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有望作為談判籌碼爭取有利條件,但美國智庫專家卻警告,台灣該擔心的不只是關稅本身,而是其背後潛藏的「更大危機」。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亞洲計畫研究員佛里德曼(Joshua Freedman)近日發表報告指出,台灣90天的「關稅寬限期」即將到期,川普政府若選擇加徵關稅,那就不只是經貿問題,而是可能連帶影響台灣在區域內的戰略地位。
佛里德曼提到,台灣的半導體實力在全球市場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但地緣政治不是零和賽局,關稅只是更大風暴的前奏。他補充說明,美國一方面強調歡迎台積電赴美擴廠投資,另一方面又未明確將台灣排除在新一輪關稅名單外,即便最終台美能在8月前達成協議,也可能動搖雙邊互信。
佛里德曼接著表示,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台灣會不會被加徵關稅,而是關稅背後所引爆的長期地緣經濟衝擊。隨著美國對中國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加速兩國經濟脫鉤,削弱華府對北京的經濟制衡能力,也讓美國干預台海局勢的籌碼縮水。台灣作為供應鏈中的「第一環」,不僅在經濟層面受到波及,地緣戰略地位也正面臨重新定位的壓力。
報告也揭露,自2024年中起,台灣民眾對美信任度從33%下滑至24%,對美持正面看法的比例也減少近20個百分點。儘管台積電宣布對美加碼投資逾千億美元,仍難扭轉台灣社會對「美國背棄台灣」的疑慮。佛里德曼指出,若此信任裂痕擴大,恐在未來形成更難修補的戰略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