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黃韻璇報導

▲王立認為,大罷免這件事其實是近年的政治奇蹟。(圖/資料照)
中選會上個月20日最新公布,全台多個無須補件的罷免案,將依法進入第三階段,已知共有24名國民黨立委案與1席市長(新竹市長高虹安案),投票日期為7月26日。投票日倒數不到半個月,雙方陣營都在做最衝刺,《阿共打來怎麼辦》的作者之一王立,昨(13)日就在粉專感慨「大罷免這件事其實是近年的政治奇蹟,不下於太陽花的自主性」。
王立在臉書粉專「王立第二戰研所」表示,從2020開始的「資訊赤化」太嚴重,整套拿去分裂美國的手段用在台灣,已經沒太多和解空間,因為台灣不是美國,面對文字相通的資訊作戰,沒有什麼對抗能力。大嘆「更別說還有快一半的人不覺得這是心戰的一環,用的還很開心,主動跳下去赤化」。
王立認為,「大罷免這件事其實是近年的政治奇蹟,不下於太陽花的自主性,原因說穿了極其簡單,發起人的政治能量不高」。他表示,媒體能量很強跟鈔能力很多,與政治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王立直言,可以砸幾億在政治上的名人,看起來火紅無雙,實際上政治動員需要依靠大量的政治從業者,沒有俗稱樁腳的地方人士,頂多就是媒體聲量。「這政治能量可低得很,掌權的政客最怕有錢人,沒權的政客只想利用金主,哪個黨都一樣,台灣目前過河拆橋最兇的,就是那幾個公開說要拆橋的」。
王立提到,大罷免起頭的聲勢極低,會走到第一階段全壘打就不可思議了,大家知道最初的評估連10都沒有嗎?悲觀的只有3、4席過一階,所以藍白有人咬定「背後一定是民進黨在推,政府邪惡力量下去」。王立狠酸,扣除刻意宣傳不論,會信這套的立委不是蠢就是笨,連壞都不是,「因為大罷免的出現更像是一時興起,沒有組織、沒有章法、沒有支援,說直接點,大罷免最初可以撐下去,是因為有幾個人覺得『做應該做的事,不要去管政治得失,大不了選不上』。」
王立表示,這屆立委素質是國民黨數十年來最差,沒有之一。罷團有很多問題,爭權奪利有、私心作祟有、藉機牟利有,但大勢所趨,至少在非藍白這一塊,普遍激起憤恨。立院越過分,民意越沸騰,參加的志工越多,涵蓋的範圍越廣,政治算計就越少。一般人沒想那麼多,衝完再講,衝的時候別廢話其他的。「也就這種心態,才會促使民進黨的地方基層願意去動起來,不管政治上的盤算為何,主要支持群眾都走出去了,你能等到最後才動嗎?當支持者眼瞎了喔。所以二階段全送案了」。
最後王立說道,「這場基於不到雙手之數的發起者,一路衝到現在的結果,來自於很單純的不爽,根本沒想太多。至於之後,也就別想太多了。你管他民調同意不同意,管他優勢劣勢,如果發起人的初心是做對的事,但求無愧於心。那其他人就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該投就投,該回國就回國,考慮那麼多幹嘛。台灣人要改掉西瓜心態,選後跟朋友吹噓自己投給多數,眼光卓著,是很了不起?對得起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