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倪譽瑋報導

▲觀察人士提出,美國與中國關稅談判無進展,川普轉而施壓其他「盟友」已達成政治目的。(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先前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各國在暫緩期談判,如今調整後的稅率陸續公布,但美國在亞洲的「盟友」日、韓課的稅未減少,甚至預估有望談出好結果的歐盟,稅率還上升。觀察人士認為,川普最初祭出關稅的目的應是「針對中國」,但至今兩國談判沒有結果,於是把盟友當成「替代性施壓」對象;但也可能是強硬回應外界嘲諷他「總是退縮」。
據韓媒NEWS1報導,川普陸續公布調整後的對等關稅,截至當地時間13日,川普宣布了24個國家的新課徵比例,其中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是25%;歐盟、墨西哥則為30%;寮國、緬甸高達40%等,稅率預計8月1日起正式生效,期間內還有協調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是北約的核心盟友,最初對等關稅是20%,官員預計談判後可降至10%,如今卻被課30%;越南原先46%,該國為了川普的多項要求讓步,雙方最初談11%,如今卻被課了20%;加拿大在川普第二任期初,即成為貿易戰首波對象,理由是打擊芬太尼不利,經過暫緩與談判,加拿大稅率卻飆升,從25%變35%。
對於上述現象,觀察人士提出,川普祭出關稅的目的應為針對中國,但目前美國與中國處於「微妙的休兵」狀態,先前互課高關稅的衝突暫緩,如今談判成效還是不明顯,因此有觀點認為,本次川普為了政治目的,把「盟友」當成替代性施壓對象。
也有評論指出,川普對較多國家開出不如預期的關稅,也許是為回應外界的「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嘲諷,該詞意指「川普總是退縮」。台灣方面,目前川普仍未公布調整後的稅率,行政院表示,談判仍在持續,雙方希望在8月1日前談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