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AI推動PCB產業重組,兩岸產業版圖正悄然改變,來自中國的勝宏科技為輝達AI伺服器主要PCB供應商之一,台廠欣興、華通多將產能設於中國,影響深遠,電子材料成產業升級關鍵,台灣有望穩居AI核心。(示意圖/PIXABAY)
財訊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在其社群平台發文指出,人工智慧(AI)引發的產業革命,正快速席捲全球印刷電路板(PCB)領域,這波浪潮不僅讓過去被視為傳統電子產業的PCB業者浴火重生,更改寫了兩岸產業版圖。
謝金河表示,回顧今年5月,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北宴請供應鏈業者時,現場唯一來自中國的代表陳濤,起初少有人識,幾個月後才揭曉其真實身分為勝宏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令人震撼的是,輝達AI伺服器所需的PCB,有七成來自勝宏科技。
勝宏科技總部設於廣東惠州,是一家在深圳創業板掛牌的PCB廠商。該公司股價從年初的人民幣26.56元一路飆升至189.6元,市值來到人民幣1563億元,折合新台幣約7000億元,超越台灣任何一家PCB公司,成為這波AI硬體基礎設施熱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謝金河回顧,1990年代台灣的PCB產業群聚於桃園蘆竹、新北三重一帶,但由於環保法規逐步趨嚴,業者紛紛將產能外移至中國,目前台灣PCB大廠如欣興、健鼎、華通等,主要生產基地仍以中國為主。長期以來,PCB被認為是成熟產業,但在AI帶動下,伺服器從GB200進化至GB300,IC載板與PCB廠紛紛轉向高頻高速銅箔應用,製造高階晶片載板以支援NVIDIA等公司AI晶片的安裝與封裝需求,使整個產業結構出現重大轉變。
中國市場也出現一波PCB股價狂潮,包括景旺電子、東山精密、深南電路、生益科技等公司股價都大幅上揚,顯示PCB產業在AI時代中扮演關鍵角色。而台廠中與中國連結最深的莫過於楠梓電,其1992年在昆山設立滬士電子(Wus Printed Circuits),至今滬電已成為AI伺服器載板的重要供應商之一,股價突破人民幣55元,市值達1013.9億元。楠梓電透過Wus Group持有滬電約11.93%的股份,也因此受益匪淺。
在台灣本地,專攻高頻高速銅箔基板(CCL)的台光電,市佔率全球第一,近期股價衝破1040元,市值高達3554億元,甚至超越中鋼。台光電的強勢表現,也帶動台燿、金居、聯茂等材料廠股價水漲船高。而過去曾面臨低潮的金像電也因搭上AI列車,股價從最低5.15元翻漲至353.5元,市值來到1697億元,成為市場驚嘆的翻身代表。
謝金河進一步指出,這波由AI技術驅動的硬體投資潮,甚至讓過去被視為傳統產業的南亞、台玻等企業找到新出路。電子材料成為未來工業轉型的重要關鍵,這些老牌企業若能把握契機,將可能開創嶄新的成長曲線。他強調,這不只是單一產業的革命,更是一場牽動上中下游的產業大洗牌,台灣若能在關鍵材料與技術上持續領先,將有望在AI時代中穩居要角。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