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與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說明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相關議題。(圖/記者劉秀敏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公布台灣暫時性關稅為20%,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今(6)日表示,8月7日並非台美關稅談判的截止日,雙方會持續進行後續協商,而目前與美國貿易逆差的國家當中,雖然日本、韓國也取得15%關稅,但其貿易逆差是小於台美之間的貿易逆差,顯示談判團隊非常努力、非常艱辛。至於媒體關注特別預算的編列,是否會包含普發現金一萬元,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僅表示,說不定美國明天清晨會宣布一些新的消息,因此要稍微等一下。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與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今日下午說明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相關議題。
顏慧欣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7月31日公布新的行政命令,當中附錄一所載的國家稅率將於8月7日生效,當中有些屬於跟美國即將完成談判的國家。實際上,台灣在7月31日前曾獲得美方通知,因為雙方還未完成總結性會議,台灣是持續跟美國進行協商的國家,因此先給台灣在8月7日開始實施20%的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進行協商,「所以,8月7號不是台美關稅談判的截止日,會持續進行後續對等關稅的協商。」
顏慧欣補充,由於台美貿易逆差較大,因此美國4月2日原本給台灣的關稅是32%,經過談判團隊的努力,在7月31日獲得階段性成果,也就是20%的關稅。不過,目前與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國家當中,只有歐盟取得15%稅率,稍微優於台灣,而日本、韓國雖然也是15%,不過其貿易逆差小於台美之間的貿易逆差,這也顯示談判團隊非常努力,但談判也確實非常艱辛。
龔明鑫說明,行政院長卓榮泰4月11日曾赴立院,針對32%關稅對產業的衝擊與評估做專案報告,現在有暫時性的20%關稅,政院會再估算相關衝擊與影響、調整因應對策。不過,由於美國對台灣關稅下降的幅度較大,從32%降到20%,對於總體面的影響、衝擊程度少了一半,當然不同產業面臨的衝擊是不一樣的。
龔明鑫進一步指出,業者過去面臨的是10%關稅,現在要面臨20%,政府需要有更積極的政策來支持,目前立院已經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政院也會盡快編列預算,盡快讓預算執行以支持產業發展,而在預算審議通過前,政院會透過移緩濟急的方式來協助受衝擊業者,明天開始就會收件來支持需要幫助的企業。
至於特別預算會如何調整、是否會包含普發現金一萬元?龔明鑫則回應,目前仍要觀察,美國預告川普在明日清晨4時30分將宣佈新消息,說不定屆時會宣布一些新的訊息,因此要稍微等一下,如果20%暫時性關稅有改變,或是宣佈了ICT關稅,政院也會在最快時間做評估,看是否要修正特別預算,但會在最短時間內說明,希望幫助企業界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