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俄烏戰爭「死亡經濟學」!社會邊緣人變可賺錢工具 戰後恐用完就丟

編譯曾宜婕/綜合報導

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雙方死傷不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國際間停戰的呼聲也日益提高。然而,俄羅斯卻有一群人因戰爭受益,從邊緣的社會角落來到前線賺取高薪。英國《每日電訊報》24日報導指出,為了因應戰爭需求,俄羅斯高薪聘請製造業工人和前線軍人,這些人多數來自偏遠地區,他們長期處於失業會經濟困難的狀況,但戰爭讓他們得以過上優渥的生活。但專家警告,一旦戰爭結束,前線軍人將回歸家鄉,而俄羅斯政府要如何照顧並幫助他們適應生活將是一大挑戰。

俄羅斯政府高薪聘用軍人。(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俄羅斯政府高薪聘用軍人。(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自蘇聯1901年解體後,許多依賴製造軍事武器生存的城鎮再也沒有機會復甦。牛津經濟學家歐洛娃(Tatiana Orlova)指出:「蘇聯解體後,這些地區逐漸沒落。城鎮中的人們在找工作中苦苦掙扎,而這些製造設施仍屹立不搖。」太平的局勢也意味著對於軍事、槍枝製造的需求下降,直到普丁這次再度發動戰爭。

歐洛娃表示,俄羅斯高層在3年前開始意識到戰爭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所以他們改變了經濟模式,「那些原本被封存的工業開始招募新工人,新的投資陸續湧入。企業們以高薪聘用工人,彼此互相競爭。」

同時,數十萬的適齡男性投入軍隊,再加上莫斯科的移民限制,國內陷入「勞動力短缺」。在製造業需求強勁的狀況下,工人薪資因此提高,薪資漲幅甚至大於高薪的行業像醫生、教師。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在不考慮通膨的情況下,「金屬品製造業」的薪資在2021到2024年間上漲了78%,是眾多行業中漲幅最高的。相較之下,醫療人員的薪資漲幅只有40%,遠不及眾多製造業。

報導指出,事實上,普丁創造了薪水優渥的工廠工作,在貧困的地區製造就業機會。沒有特殊技能且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們因此受益。美國學者指出:「這些人生活在未開發的地區,沒有高學歷,只能在景氣不佳的製造業工作。但現在他們的技能和這些行業需求量大增。他們不只獲得更高的薪水,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尊重』。」

報導指出,雖然工人薪資提高,但參軍獲得的收入更為優渥。經濟學家歐洛娃指出,男性簽下從軍合約後,他們會先領到獎金,然後每月會收到約2000元美金(約台幣6.1萬)的薪水,從軍的人大多來自偏遠地區,大城市加入軍隊的人數相對較少。

俄羅斯經濟學家伊諾澤姆采夫(Vladislav Inozemtsev)將此稱為「死亡經濟學」(deathonomics),他表示:「這其實是普丁政權迷人的地方,我這樣說可能很失禮,但他把社會廢物(social waste)變成經濟發展的工具。這些人原本沒有工作,在城鎮村莊中過著反社會(anti-social)的生活。但忽然間,他們就被帶離了原本的生活。」

報導指出,雖然軍人擁有優渥的薪資和獎金,但他們最大的金錢報酬來自軍人死後的遺屬金。俄羅斯軍人在前線陣亡後,其眷屬可以獲得高達1,100萬盧布(約410萬台幣)的補償。

經濟學家伊諾澤姆采夫指出,一旦戰爭結束,這些因戰爭獲益的人將會面臨困境:「他們沒有儲蓄的習慣,他們可能會在2年內花光所有的錢,然後回歸到戰爭前的生活模式。」伊諾澤姆采夫警告,大批軍人回歸家鄉,花光所有積蓄、領者微薄的薪水,這將會帶來「社會性的巨大災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創建了納粹黨,並組織了一支私人軍隊,其組成多數都是面臨失業且心灰意冷的老兵。

一位匿名的俄羅斯經濟學家指出,戰後要如何照顧這些回歸家鄉的人們,對俄羅斯政府是一個大問題,「我對未來並不樂觀,政府將會用盡一切手段分散這些人,不讓他們發展成任何強大的組織。」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立院榮譽顧問EP.132】台灣少棒奪威廉波特冠軍!3Q也想來帥一下
大數據推薦
🔴0826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