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中美之間的貿易角力似乎出現一絲轉圜跡象。根據《彭博》25日報導,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本週將前往美國,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財政部官員,以及部分美國商界人士會面。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北京與華府在經歷長時間摩擦後,開始嘗試恢復一定程度的互動。
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預計於本週前往華盛頓。(圖/路透社/達志影像)不過,報導中提到美國政府發言人說法,指出李成鋼此行「不是正式的談判會議」,而且預期只會與美方的副部級官員接觸,而非直接會晤貿易代表葛里爾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並強調,美國樂見中國努力縮減對美的長期貿易順差。
目前,中美貿易爭端進入相對平靜期。美國總統川普本月稍早宣布,將延長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暫停期90天,北京隨後也跟進暫停反制措施。這段「休戰期」替雙方爭取到更多時間,處理像是美方對中國芬太尼(Fentanyl)走私課徵的關稅、中國持續購買遭制裁的俄羅斯與伊朗石油,以及美企在華營運爭議等問題。
對於李成鋼的出訪,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暨東北亞資深分析師Jeremy Chan直言,這是「一個對達成協議有利的積極信號」,甚至可能為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峰會的「解鎖大門」。
川普則再度表態,強調自己希望能與習近平見面,並透露「可能就在今年內,或最遲在明年初,我們就會去中國」。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