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北市公館圓環交通事故頻傳,是台北市交通事故最嚴重路口,北市交通局今(27)天表示,「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9月13日動工,將移除圓環,改為正交路口消除多重交織問題,預料可改善路口嚴重的肇事問題。
北市交通局今(27)天表示,「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9月13日動工,將移除圓環。(圖/翻攝自google地圖)北市交通局表示,「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將於114年9月13日動工,移除現有圓環並改造為正交路口,完工後可望改善此路口嚴重之肇事問題,提升用路人更安全的通行環境。
北市交通局指出,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長期為本市交通事故最嚴重路口,已連續7年位居本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根據113年全國CBI(綜合事故發生相對頻率與相對嚴重程度分析指標)評比,該路口更是全國嚴重度最高的路口。另今年最新事故統計顯示,該路口仍是北市事故熱點之冠,這個路口面臨的事故風險高,急須要改善。
北市交通局說明,該路口屬7岔路口,交通動線複雜,且機車占比高,汽機車於環內交織嚴重。主要事故類型為同向直行擦撞,受限於公館圓環的現地條件,分析造成事故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直行車彎繞幅度不同」,直行車通過本路口時需繞行中心島,各車輛彎繞幅度不同時易造成擦撞;二是「直行車與左轉車交織」,因環外無法預先選定方向,至環內時直行車與左轉車產生交織,易造成擦撞;三是「左轉停等溢流」,因環內左轉停等空間不足,左轉車溢流至直行車道時影響直行車輛動線,易造成擦撞。
北市交通局說,案經專業團隊規劃及分析,將就本路口改造為正交路口,消除圓環多重交織問題,藉由車道配置及號誌控制分離車流,使行車動線簡化,路口更容易辨識、直觀且可預測,並透過縮小路口,讓穿越路口距離大幅縮小、增加行人步行面積,提升通行環境安全與友善度,依本市高機車占比之大型正交路口交通事故統計推估,改善事故潛力達6成以上,該數據亦經專家學者審查認可。雖公車專用地下道因工期及交通紓解考量需填平,但大客車專用道仍會保留,改為平面型式。平面化後現行福和橋及基隆路公車,亦將規劃進入羅斯福路平面公車專用道,除強化公車競爭力外,亦可改善羅斯福路路側車流交織。
另近來接獲外界建議應優先針對現況圓環標線進行改善試辦,市府亦慎重就所提標線改善方案提送專家學者審查,經比對國外案例,及考量本路口高流量、高機車占比及特性差異,預估標線改善方案改善潛力約僅5~12%。另現場觀察本路口已繪有出口導引線之處,汽機車駕駛之越線率約50%以上,顯示導引線之繪設未能改善本路口車流交織、多車道變換等結構性問題。民團所提標線調整方案立意良好,但改善成效有限,經評估分析,無須試辦。
北市交通局強調,「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改善工程」將有效解決此路口長期存在的交通安全疑慮,並期望能兼顧交通安全、運行效率與都市景觀。工程預計114年9月13日凌晨起展開,請用路人持續留意施工相關訊息,另工程期間會有車流較壅塞情形,建議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免去交通壅塞的困擾;若仍需自行開車或騎車時,建議提早出門或提前改道行駛,以免行程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