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黑眼圈不只是熬夜所致,還可能反映老化或過敏。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飲食調整、冰敷與按摩都有助於改善。(示意圖/PIXABAY)黑眼圈不僅與睡眠不足有關,還可能反映肌膚老化問題。營養師高敏敏提到,黑眼圈分成「勞累型、過敏型、老化型」,每種類型的黑眼圈顏色都不同,眼袋浮腫則多與鹽分攝取過多、過敏等有關,平時可透過飲食改善,例如葡萄、地瓜葉等7類食醋,還有冰敷、眼周按摩、適度運動,也有助於促進循環。
高敏敏在臉書粉專指出,黑眼圈分成「勞累型、過敏型、老化型」,形成原因、顏色都不同,勞累型黑眼圈呈現青色,睡眠不足、血液循環差、壓力大所致,過敏型黑眼圈呈棕色,色素沉澱、過敏、長期揉眼導致,而老化型黑眼圈呈黑色,主因是老化、眼周膠原流失。
高敏敏提到,若出現勞累型黑眼圈,可多攝取含「花青素」的食物,如葡萄、藍莓、茄子、草莓,促進眼周微循環、預防暗沉,或補充「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例如胡蘿蔔、南瓜、地瓜、玉米,不只能維持視網膜健康,還能改善黑眼圈與眼袋的出現。
若是過敏型黑眼圈,建議補充「膳食纖維」與「益生菌」,例如地瓜葉、豆芽菜、大白菜、木耳、泡菜、優格、味噌,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進而改善眼周發炎與水腫問題。如果是老化型黑眼圈,可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奇異果、芭樂、甜椒、青花菜,或適量攝取糙米、雞蛋、雞肉等富含「B群」的食物,幫助提亮與能量代謝。
除了黑眼圈問題,「眼袋浮腫」也讓人困擾,主要是鹽分攝取過多、過敏、水腫體質、遺傳、眼周膠原流失所致,飲食方面可補充含鉀的蔬菜,例如「蘆筍、地瓜葉」,幫助維持電解質平衡,減少眼袋浮腫。
除了飲食外,日常保養也很重要,首先是「充足睡眠、規律作息」,晚上10點半到11點前入睡,再來是「少鹽少酒」,避免鹽分攝取過多導致水腫,也可以嘗試「冰敷、眼周按摩」,早上冰敷3到5分鐘,搭配淋巴按摩,促進循環、排出多餘水分,同時要避免揉眼與過度用眼,並透過適度運動促進循環,每天30分鐘輕運動(快走、瑜珈),都能改善黑眼圈與眼袋浮腫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