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程正邦報導
熊群翻找垃圾場食物,畫面中可見多隻成熊與幼熊共同行動。(圖/翻攝自新京報)一場罕見的「熊群」聚集事件,在中國西藏昌都市邊壩縣上演,也為當地的生態環境敲響警鐘。9月5日深夜,有民眾拍下令人震驚的畫面:約有三、四十隻藏馬熊(包括幼崽)在當地一處垃圾場內翻找食物,場面十分壯觀。目擊者向《新京報》表示,他觀看了近半小時,「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既激動又害怕」。這群通常獨居的熊科動物,罕見的大規模集體覓食行為,引發了外界對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的關注。
藏馬熊通常獨立行動,專家指出他們會集體行動,可能跟棲息地遭破壞有關。(圖/翻攝微博)打破獨居習性:垃圾場成高熱量「自助餐」
藏馬熊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習性通常是獨居。牠們在秋季會大量進食以儲備脂肪,為即將到來的冬眠做準備,主要食物來源多為漿果、植物根莖或小型動物。然而,這次數十隻藏馬熊齊聚垃圾場的行為,完全打破了其傳統習性。
專家分析,這反常的現象,可能與人類活動導致的棲息地變化密切相關。近年來,西藏地區的道路建設、景區開發等,使得藏馬熊的棲息地逐漸變得破碎。加上氣候變遷,導致牠們在野外的天然食源減少,使得垃圾場成了更具吸引力的覓食地點。垃圾場中富含高熱量的廚餘殘渣,比在野外艱辛捕食更為高效,這也加速了熊群對人類垃圾的依賴。
藏馬熊學人類揮手打招呼,看似無害,其實是為了誘捕獵物。(圖/翻攝微博)政府回應:將加強防護與管理,避免人熊衝突
面對熊群入侵垃圾場的情況,邊壩縣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表示,該垃圾場「遠離居民區,夜間有值班人員管理」,以降低潛在的風險。當地政府已注意到網友的反映,並承諾將展開調查,修復被熊破壞的警示牌,並考慮重新增設相關設施,以保護遊客與居民安全。
工作人員也提醒民眾,藏馬熊具有相當強的攻擊性,不建議遊客靠近或接觸。曾有報道指出,藏馬熊掌擊力達1噸,衝刺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里,可擊碎車窗。還會偽裝人類招手或敲門誘騙獵物,近五年西藏網傳至少6宗藏馬熊襲人事件,當中包括致死案例。
雖目前未傳出熊傷人事件,但專家警告,藏馬熊具相當攻擊性,垃圾場提供方便的食物途徑將讓熊群更頻繁接近人類活動區,恐增衝突可能。呼籲民眾勿靠近餵食區域,並強化垃圾管理、減少熊群依賴垃圾覓食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