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米塔颱風」最快週末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這3天最靠近台灣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太平洋高壓脊往北抬,同時南邊的東風波動經過菲律賓進入南海後逐漸跟西南季風結合,新一輪的季風低壓槽正在建立。(圖/吳聖宇臉書)
太平洋高壓脊往北抬,同時南邊的東風波動經過菲律賓進入南海後逐漸跟西南季風結合,新一輪的季風低壓槽正在建立。(圖/吳聖宇臉書)

本週天氣將持續高溫炎熱,午後雷雨頻率增加!氣象專家吳聖宇指出,今起至週三(15至17日)花東、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西半部則要留意午後熱對流發展,局部地區高溫可能飆至36度以上。隨著週四起季風低壓槽北抬、水氣顯著增多,西半部午後雷雨範圍與強度將更為擴大,週末更不排除菲律賓以東擾動系統發展成「米塔颱風」,下週可能將接近台灣。

吳聖宇指出,今日到週三(15至17日)花東、恆春半島一帶可能不定時會有些短暫陣雨機會,西半部則仍有局部午後熱對流雷雨,降雨以山區及中南部近山區平地較高。溫度方面持續高溫炎熱,東風增強之後,大台北、西半部受到背風沉降增溫作用的影響,要留意局部36至38度或以上出現的機會。

吳聖宇說明,週四到週六(18至20日)太平洋高壓會進一步往北、東調整,更為遠離台灣附近,季風低壓槽趁勢往北擴展,大環境風向逐漸轉為東南風,台灣附近的水氣將會進一步增多。部分預報仍然有看到季風低壓槽內,在巴士海峽到台灣西南海面一帶可能有小型的低壓擾動發展,並且經過台灣南邊後往福建、廣東沿岸移動的預測,整體天氣預期會變得更加不穩定一些。

迎風面東半部降雨會變得比較明顯,西半部雲量增多,白天熱對流雷雨的範圍跟降雨的程度也會擴大跟增強,有大雷雨出現的機會。溫度方面,大台北、西半部仍有局部36度或以上高溫發生的可能性。

吳聖宇透露,週日(21日)南海的季風低壓或是台灣附近的低壓擾動逐漸往西離開,太平洋高壓又開始往西伸展回來,大環境風向又回到比較偏東風,降雨的情況可望減少一些。

吳聖宇提到,要留意台灣東南方、菲律賓以東海域另一個預報中的擾動系統的發展變化。這個可能在下禮拜靠近台灣附近的擾動系統,現在還只是一個不太明顯的東風波動,不過隨著季風低壓槽建立並且往東延伸,逐漸會跟這個東風波動連接起來,給予它發展的條件,因此預報資料大多認為接下來幾天它會有緩慢增強的趨勢。

該系統到了週末期間(20至21日)就有可能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甚至是颱風,如果季風低壓槽建立的越明顯,這個擾動發展的速度也可能會越快,預計在下週二到週四(23至25日)之間最接近台灣附近,並且經過台灣以南然後向西進入南海再進一步趨向華南沿岸。不過它接近台灣的程度仍要等到逐漸發展起來後,觀察其發展位置以及預報的變化才會知道,如果前期擾動發展的位置越偏北,那麼後期西進的過程就有可能會越靠近台灣陸地。

🔴0915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