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旅遊門診」停看聽 出國旅遊常備藥怎準備?

文/義大醫院鄭暐霖醫師授權、醫健新聞網整理

國外旅遊熱潮持續增溫,緊接著十月又迎接連續假期,國人出國人數上升,旅遊健康與安全也備受重視,其中東南亞、中南美洲與非洲等地有多種傳染病風險,尤其近來印度、孟加拉也出現「立百病毒感染症」,因此旅遊前一定要做好健康準備,不過究竟國外有哪些常見疾病,常備藥又該怎麼準備?醫師透過本文一次為你解析,降低旅遊罹病風險。

「旅遊門診」停看聽,出國常備藥怎準備?(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旅遊門診」停看聽,出國常備藥怎準備?(圖/醫健新聞網提供)

這些常見旅遊疾病得當心,疫苗接種是關鍵!

不同國家都可能存在與台灣不同的傳染病風險,尤其想去熱帶地區、疫病流行地區等旅遊,事前得先做好健康準備,然而,疫苗接種就是最佳的預防措施,不僅能減少感染風險,也能讓旅程更安心。

◆黃熱病:流行於非洲及拉丁美洲,又分為「高風險地區」及「中低風險地區」,主要是經蚊子叮咬傳播。根據衛福部指出,感染後約3至6天會出現症狀,像發燒、冷顫、頭痛、全身肌肉痛、噁心等症狀。若前往高風險地區的旅客,建議接種黃熱病疫苗,且應於出國10天以前接種;中低風險地區旅客,則建議採取防蚊措施即可,但若無法採取防蚊措施或需長期停留,則仍可考慮接種疫苗。

◆病毒性A型肝炎:常見於部分亞洲、非洲、中東或南美洲地區,主要經由糞口傳播,潛伏期約15至50天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嘔吐等症狀,若要前往A型肝炎流行地區旅遊,建議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需要接種A型肝炎疫苗,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後(間隔6至12個月),保護力可維持約20年以上。

◆日本腦炎:流行地區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東亞農村、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地,是經由病媒蚊所傳播。通常老人及小孩感染後較易出現臨床症狀,如:發燒、頭痛、嘔吐、腹瀉等,嚴重者甚至可能昏迷或死亡。衛福部建議,若旅遊行程長達1個月以上或頻繁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地區,像農村等地,建議採取防蚊措施,也可以經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需接種疫苗需要。

◆百日咳: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經由飛沫傳染,中國、菲律賓、日本及歐洲等國也都傳出病例。疾管署建議,若計畫至流行地區,應行前向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疫苗接種需求,尤其嬰幼兒出國前,務必完成疫苗的基礎接種,並視需要,再追加接種1劑。

◆立百病毒:蝙蝠及豬隻等為傳染途徑,若食用遭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椰棗或樹汁,也可能因此感染。目前流行區域以印度、孟加拉為主,但目前未有疫苗可接種預防,因此若赴流行區域,應避免接觸果蝠、豬隻及其他可能感染的動物,也避免食用可能被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椰棗或樹汁等食品,且最重要的是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瘧疾:主要是因感染瘧原蟲的瘧蚊叮咬人類而造成感染,早期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嘔吐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對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建議計畫前往瘧疾流行地區的旅客,除了應做好防蚊措施外,也應於出國前一個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感染風險及瘧疾預防性投藥的必要性。

「旅行備藥」五大祕訣報你知。(圖/翻攝自食用玩家-食藥署臉書)
「旅行備藥」五大祕訣報你知。(圖/翻攝自食用玩家-食藥署臉書)

常備藥該如何準備?

旅遊在外最怕身體突然不適影響行程,因此除了及早接種疫苗,旅遊時常備用藥也不能少。

1.解熱鎮痛藥:如:乙醯胺酚類、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等,若不慎發生頭痛、牙痛甚至經痛都能隨時派上用場。

2.抗組織胺藥:又分短效型及長效型,用於緩解流鼻水、皮膚過敏等症狀。

3.暈車藥:旅途中時常會搭乘交通工具,暈車藥能減緩乘坐交通工具引起的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一般建議於搭車前30-60分鐘服用。

4.腸胃藥:若赴衛生條件較差的國家,容易吃到不乾淨或不新鮮的食物,引起腹瀉等腸胃道問題,腸胃藥就能適時解決突發狀況。由於腸胃藥品種類繁多,建議在旅遊醫學門診諮詢醫師,以瞭解各類藥物的治療適應症,並獲得個別化的用藥建議。

5.外用藥膏:若被蚊蟲叮咬或不慎外傷,外用藥膏能幫助減少紅腫、疼痛等症狀。

6.原本的慢性病藥物:若本身患有慢性疾病,旅遊前應備妥足夠的慢性病藥物。若所攜帶的藥品屬於管制藥,務必同時準備醫師處方或診斷證明書,以備查驗。

這些高風險族群,旅遊要小心!

旅遊時除了慢性疾病患者應備妥相關藥物,以下這些族群在旅遊時也應更加謹慎,必要時,應事先接受醫師諮詢,了解旅遊地的衛生條件及潛在危險,評估自身健康狀況是否適合前往目的。

1.慢性疾病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者

3.年長者

4.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患者

5.BMI大於或等於30者


「旅遊門診」停看聽

擁有健康身體才能開心出遊,旅遊前謹記以下這三個步驟,才能健康出遊、平安返國。

「停」:了解當地衛生,行前應了解是否至旅遊門診評估接種疫苗或預防性投藥。

「看」:觀察周圍環境,旅途做好個人衛生習慣。

「聽」:聆聽身體訊息,回國後若發現有呼吸道疾病、發燒、嘔吐等症狀,應盡快就醫,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必要時撥打「1922」防疫專線。

外稿
#出國旅遊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925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