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不少人會服用魚油來保護心血管、大腦等功能。(圖/freepik)許多人會服用魚油來保護心血管、大腦等功能,但醫師蔡明劼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健康的人長期吃魚油,反而會增加13%心律不整的風險、增加5%腦中風的風險,他表示,除非是確定有心臟病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患者,可在醫師評估後補充魚油,否則無須補充魚油。
內分泌新陳代謝醫師蔡明劼在其臉書表示,魚油中的Omega-3 確實能抗發炎、護心,也有助於大腦、眼睛的健康,但2024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一篇大型研究,卻顛覆了以往的想像。
該研究發現,健康的人長期吃魚油,反而增加13%心房顫動(心律不整)風險、中風風險增加 5%。「原因是魚油可能影響心律,還會降低凝血功能,結果反而讓腦中風機率上升。」
心臟病患者吃魚油 能降死亡風險
蔡明劼表示,研究並發現,若已被診斷有心臟病的人,規律補充魚油,能讓心房顫動惡化成心臟病的風險降低約15%,並降低約9%心臟衰竭惡化到死亡的風險,具有護心效果。
針對很多人想吃魚油來降膽固醇,他表示,這是常見的誤解,所謂魚油可以降血脂,是降低血中的三酸甘油酯,不是降低LDL(低密度膽固醇),有些人甚至服用魚油後,LDL反而小幅升高。
蔡明劼建議,健康的人吃魚就好,如像鯖魚、秋刀魚、鮭魚等富含Omega-3的魚類;但若已確診心臟病或高三酸甘油酯的患者,則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補充魚油,若是想藉由吃魚油來降壞膽固醇,則無效果。保健食品不是萬靈丹,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才是長久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