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家災後積滿厚泥像廢墟 花蓮72歲獨居爺淚謝志工:不然我一個老人怎辦

記者張雅筑/花蓮報導

志工們進入巷弄裡的家戶,協助清理殘存泥濘與廢棄家具。(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志工們進入巷弄裡的家戶,協助清理殘存泥濘與廢棄家具。(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洪水夾帶大量土石傾洩而下,重創下游的光復鄉大馬村、大平村及馬太鞍部落,造成多人傷亡與失聯。災區部分道路中斷、民宅受損,到處滿布厚重淤泥。全台各地民眾自發組隊,成千上萬名志工前往協助清淤與救援,盼助花蓮早日重建。72歲的郭阿公哽咽表示,最擔心的是時間與金錢:「很多東西都要重買了,生活才能慢慢變正常吧!?」災後的每一步重建,都需要全台一起守望相助。

台灣近日最讓人動容的景象,莫過於來自各地的成千上萬名志工,自發性地奔赴花蓮災區,投入災後清理與重建工作。這一刻大家不分國籍、不分年齡、不分背景,頂著烈日、踏入滿是泥濘的村落,只為讓受災居民早日恢復生活。有人扛著鏟子默默清淤,有人送上熱食與物資,還有人牽起災民的手,給予最實際的陪伴與安慰。

花蓮光復鄉仍處於災後重建的艱難階段,許多道路尚未完全打通,街道兩旁堆滿尚未清運的泥土與雜物,大家仍持續清淤中。(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花蓮光復鄉仍處於災後重建的艱難階段,許多道路尚未完全打通,街道兩旁堆滿尚未清運的泥土與雜物,大家仍持續清淤中。(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來自屏東的王先生,協助一戶民宅清淤時,他表示,現場的狀況遠比想像的嚴重,希望自己的一點力量能幫上忙。(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來自屏東的王先生,協助一戶民宅清淤時,他表示,現場的狀況遠比想像的嚴重,希望自己的一點力量能幫上忙。(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1919食物銀行首次大規模啟用「重大災難物資管理系統」進行實戰,協助物資管理。(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1919食物銀行首次大規模啟用「重大災難物資管理系統」進行實戰,協助物資管理。(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除了各地的志工們,許多慈善團體也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像是由已故台灣演員孫越發起的「基督教救助協會」,他們不僅組織志工團投入家戶清淤、物資管理和災民關懷,也在昨(10/1)日展開家戶災情調查,預計在中秋節過後推動重建計畫,盼能儘快幫助災戶重返家園。許多到場協助的志工們發現,現場的狀況原本想像的嚴重,有的積泥甚至達小腿深,讓他們感慨地說:「真的只有實際到這裡才知道有多嚴重,超乎想像,還好大家團結起來,一戶、一戶這樣清,終究是能清完的,希望多少能幫上忙。」

究竟當時的災情有多嚴重和嚇人?其中一名受災戶曾大哥回憶當日,他說,颱風那天下午接到撤離廣播,當然是保命重要,所以很倉促的離家到避難所,後來回到住家,泥水淹到胸口,前兩天幾乎都靠自己獨力清理。曾大哥嘆了口氣,接著說:「唉,能怎麼辦?就一桶一桶往外搬。」直到第三天,終於有軍方和志工來支援了,他表示:「真的很感謝他們來幫忙,真的很辛苦,因為沒機具能進來,全都靠人力挖。」曾大哥說,為了恢復家園,自己堅持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雖然辛苦,但又能怎麼辦呢?

當地居民曾大哥表示,暫時還沒有機具進來,加上機具數量有限,所以清淤只能靠人力,為了讓家園早日恢復,他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當地居民曾大哥表示,暫時還沒有機具進來,加上機具數量有限,所以清淤只能靠人力,為了讓家園早日恢復,他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本來是獨力清淤,但在災後第三天開始,有國軍和志工進來幫忙,曾大哥很感動,看到志工們這麼賣力幫自家清淤,他不斷地道謝。(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本來是獨力清淤,但在災後第三天開始,有國軍和志工進來幫忙,曾大哥很感動,看到志工們這麼賣力幫自家清淤,他不斷地道謝。(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曾大哥看著自家木造老屋毀損的牆面,他嘆了口氣說,清淤完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房屋修繕、家電重新添購等。(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曾大哥看著自家木造老屋毀損的牆面,他嘆了口氣說,清淤完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房屋修繕、家電重新添購等。(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另一名72歲獨居在光復鄉的郭阿公回憶淹水當時的慘況:「那次水災,客廳的水淹到大腿高,倉庫和菜園全都覆蓋著厚厚的淤泥。」年邁的他根本無力自行清理這些沉重的泥土,好在近來有國軍和志工來幫忙,家裡和菜園才慢慢恢復。郭阿公眼眶泛紅不斷地感謝,他說:「有大家的幫忙,家裡才有希望,不然我一個老人家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家中的冰箱和洗衣機等家電都已經泡水,完全沒辦法使用了,全得重新購買,郭阿公說:「最擔心的就是時間和金錢,這些都得慢慢補齊,生活才能重新開始啊...」

這間房子看起來像廢墟,但其實是72歲郭阿公的家,他說,水災時客廳淹到大腿,倉庫和菜園更積滿厚泥,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這間房子看起來像廢墟,但其實是72歲郭阿公的家,他說,水災時客廳淹到大腿,倉庫和菜園更積滿厚泥,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志工們協助郭阿公清理後院菜園與倉庫的厚重泥沙,他們坦言,以阿公這年紀和身體,真的非常難自行清理,為了整理這部分的環境,粗估動員了10多名志工。(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志工們協助郭阿公清理後院菜園與倉庫的厚重泥沙,他們坦言,以阿公這年紀和身體,真的非常難自行清理,為了整理這部分的環境,粗估動員了10多名志工。(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授權提供)

基督教救助協會表示,他們接下來將展開災後重建期的災戶需求調查,包括提供救助金、家具家電補助及生活基本物資等,希望能根據每戶實際狀況給予最貼近需要的幫助。救助協會語重心長地說,災後的挑戰才正要開始,許多家庭在失去家園後仍面臨漫長的重建之路,盼社會大眾持續關注,讓溫暖與資源不間斷,陪伴災民一步步走出困境。

#堰塞湖溢流 水淹光復鄉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卓伯源受邀了!藍黨魁辯論會登場 6主席候選人參與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