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導致美國陷入政府停擺的尖銳黨派對立,正使妥協變得遙不可及,並可能讓民主黨與川普總統領軍的共和黨之間的對峙演變成一場長期危機。
分析人士指出,導致美國陷入政府停擺的尖銳黨派對立,使妥協遙不可及。(圖/中央社)隨著聯邦機構停擺進入第2週,多位歷經過往僵局的策略專家告訴法新社,川普總統與對手可能準備好長期抗戰。
曾任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新聞秘書的柯內舒斯基(Andrew Koneschusky)告訴法新社:「這次政府關門可能會拖上幾週,而不是幾天。目前雙方都已固守立場,幾乎沒有任何妥協的跡象。」
這場對峙的核心,是民主黨要求延長即將到期的健保補貼—若補貼中止,數以百萬計的低收入美國人的醫療成本將大幅上升。
昨日,川普指責少數黨民主黨阻擋他的臨時預算案,該提案需要部分民主黨票數才能通過。川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是他們造成的。我們已經準備好恢復政府運作。」他的語氣聽來似乎已接受政府停擺可能延長的現實。
川普並聲稱他的政府已開始正式裁撤聯邦員工,而不只是讓他們暫時無薪休假;他並再次指責對手「造成大量工作機會流失」。
今年3月,當聯邦政府面臨上次停擺威脅時,民主黨人先讓步,投票支持共和黨的6個月臨時撥款方案,讓政府得以運作,儘管他們對部分政策不滿。但舒默當時因此遭到黨內基層猛烈批評,如今面臨黨內初選中左翼派系的挑戰,他這次可能不願再度讓步。
目前,共和黨參議員押注民主黨對手終將屈服,並寄望透過一再強迫表決,逼使民主黨讓步。
前加州高級官員傑夫.黎(Jeff Le)表示:「我認為兩黨可能在10月底前達成一項臨時協議。若關門超過兩個月,政府運作將嚴重受阻,甚至影響國家與國土安全,兩黨都將受到責難。」
分析人士告訴法新社,策略是否會改變,很可能取決於哪一方先察覺民意開始對自己不利。
目前民調結果分歧,但整體而言,共和黨受到的批評比民主黨更多。
2018年底至2019年初,在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發生了史上最長的一次政府停擺,當時聯邦機構關門長達5週。
這次,川普藉由威脅自由派政策優先項目和大規模裁員來施壓。
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政治學教授德魯克曼(James Druckman)認為,川普的強硬立場是這次僵局可能再度創下紀錄的原因之一。
他指出:「川普政府認為本身擁有不受制約的權力,因此基本上不會妥協。」
「民主黨則被批評過於軟弱,上次妥協並未為他們帶來任何實際成果;因此在政治上,他們傾向堅守立場。」(中央社華盛頓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