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一文看懂/中共四中全會將至 習近平「朋友圈」有誰已落馬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簡稱「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這場高層會議也將成為觀察中國政治風向與經濟戰略的重要窗口。雖然「四中全會」不像黨代表大會那樣受到全球矚目,但實際上,這類會議是中共最高決策核心制定重大國家政策的關鍵場合。

根據慣例,每屆中央委員會任期五年內會召開七次全會,而每次全會都會聚焦特定主題,像是經濟方向、黨內整頓或國家戰略轉折。

在四中全會上可觀察習政府人事清洗狀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在四中全會上可觀察習政府人事清洗狀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軍中「清洗風暴」持續延燒 

據《日經新聞》2日報導,在全會召開前夕,中國軍方掀起一場政治清洗風暴。多名與習近平關係密切的高階將領接連消失,軍中人事陷入空前動盪。報導分析,這波整肅顯示出「解放軍內部的風暴仍在持續」,而習近平如何維持軍權平衡,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王春寧的去向之謎。王自今年初起就從公開場合消失,直到9月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宣布撤銷其人大代表資格,才間接證實他遭到免職。

王春寧今年62歲,2020年被提拔為武警司令並晉升上將,被視為習近平倚重的心腹之一。他在2024年8月還曾出席北京舉辦的「長城—2024反恐國際論壇」,但不久後便人間蒸發。

此外,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也早在去年底被停職,理由是「涉嫌嚴重違紀」。這一說法在中國政治語境中通常意指貪腐。外界普遍認為,苗華與王春寧關係密切,兩人都曾任職於原南京軍區。

《人民日報》連續七天發文強調中國經濟繁榮景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人民日報》連續七天發文強調中國經濟繁榮景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隨著軍中「老戰友」接連落馬,另一位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自3月以來也未再公開露面;還有前國防部長兼中央軍委委員李尚福也在2023年被清洗。報導指出,目前七名軍委成員中,實際仍在任的僅剩四人。

據悉,習近平長年透過扶植「福建系」軍官穩固軍權,但如今這個集團內部也出現裂痕。軍中高層人事真空嚴重,未來四中全會是否會補實軍委缺口,將是觀察中共軍權再平衡的重要指標。

《人民日報》連發七文撐經濟 

據《星島日報》7日報導,從9月30日到10月6日,《人民日報》連續七天刊登以「鍾才文」署名的系列評論,為中國經濟「打氣」。而這個筆名實為「中央財經委員會文章」的諧音,顯示文章背後出自高層授意。評論強調,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與活力」,今年GDP預計可達140兆人民幣(約新台幣599兆元)。

其中多篇文章圍繞「習近平經濟思想」展開,強調堅持黨的領導、理論體系與時俱進,同時駁斥「中國發展已過黃金期」的觀點。學者認為,這一系列論述旨在為四中全會「統一思想」,為第十五個「五年規劃」(2026–2030年)鋪路。

《聯合早報》引述學者分析指出,《人民日報》此舉不僅是內部思想整合,也是在對外釋放政治訊號。尤其月底習近平預計在南韓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展開新一輪中美談判之際,北京希望藉此展示「經濟底氣」,強調中國有能力在全球競爭中維持穩定。

月底川普將與習近平於南韓會晤。(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月底川普將與習近平於南韓會晤。(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為什麼要關注四中全會?

Q1:四中全會到底決定什麼?

四中全會是中共中央委員會一年中最重要的會議之一,主要討論經濟藍圖與重大人事調整。今年會議重點是制定「第十五個五年規劃」,也可能針對軍方與黨內人事空缺進行補位。

Q2:這次會議為什麼特別敏感?

因為它發生在中共內部權力出現明顯鬆動的時刻。軍方將領接連被查、經濟成長乏力、外資撤離、關稅戰壓力加劇,這些挑戰不僅威脅習近平的權威,也影響中國的政治穩定。

Q3:我們能從這次全會看出什麼?

可觀察包括軍權重整,即誰會接替被清洗的軍委成員,這將決定習近平能否繼續掌控解放軍;以及經濟走向,官方是否願意放寬對民企的限制、真正釋出市場活力;中美互動現況的展現,如會後出現經貿開放或改革信號,可能就是為月底的「習川會」來進行鋪路。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1007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