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張家銘表示,空氣中看不見、聞不到的微粒,不僅傷害肺與心臟,也可能已滲入大腦,催化神經的老化與退化。。(圖/取自黃軒的臉書)空污除了與肺癌外,也與多種癌症相關。醫師張家銘表示,那些看不見、聞不到的微粒,不僅傷害肺與心臟,更可能已滲入大腦,催化神經的老化與退化。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嚴重空汙環境下,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大增。因此,民眾要選對時間與地點運動,外出運動要避開早上7~9點、傍晚5~7點,而應選在上午10時後或傍晚風大的時段運動。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一篇2024年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分析了近2千位美國退伍軍人的長期資料後發現,若長期暴露於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5)與二氧化氮(NO₂),未來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會大幅增加。特別是那些症狀發展得比較快、手腳僵硬明顯的亞型,風險上升幅度甚至高達56%。
針對空污如何影響大腦,張家銘表示,關鍵就在人體的「神經免疫防線」。當人長期吸入PM2.5與NO₂時,這些微粒會經由肺部進入血液,甚至穿越血腦障壁,到達大腦深處。它們會活化引發慢性神經發炎與氧化壓力,導致巴金森氏症。
此外,污染也會造成粒線體功能失調,讓大腦細胞的能量供應中斷,無法自我修復。而這種長期的微損傷,最後可能就會引爆明顯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張家銘表示,民眾運動應選對時間與地點。
1. 早上7~9時、傍晚5~7時是空氣最髒的時段,應避開這些時間外出,改在上午10時後或傍晚風大時段運動。地點以公園、河濱、綠地為主,避開馬路邊與車流量大處。
2. 此外,要留意室內空氣品質。很多人忽略家中的空品,尤其是臥室。可以使用具HEPA濾網的空氣清淨機,保持空氣流通。睡眠時正是大腦排毒的關鍵時間,空氣清新能幫助腦部清除毒素。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llWxHvO2Q
▼1類人「多吃紅蘿蔔」卻害致癌?!醫曝:「維生素A+1習慣」恐害肺癌風險增!(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