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小酌更健康?研究揭「安全飲酒量」:不聽慘失智、罹癌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研究發現,酒精對失智風險「零安全值」。(示意圖/PIXABAY)
研究發現,酒精對失智風險「零安全值」。(示意圖/PIXABAY)

一般認為小酌無害,但一項國際合作研究指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少量酒精也會減弱大腦神經功能,酒精是失智症的風險因子。因此,酒精對失智風險「零安全值」。醫師李柏賢也表示,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增加癌症風險。因此,根本沒有「安全飲酒量」一詞。

經常分享健康與醫藥新知的臉書粉專「藥時事」表示,一般認為,每天一杯紅酒,預防心血管疾病。關於飲酒與失智症的關係,科學界數十年來也流傳著類似觀點:適量飲酒可能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完全戒酒反而增加失智風險。

不過,近來一項來自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多所知名研究機構的國際合作研究指出,上述深入人心的說法需要重新檢視。這項國際合作研究發現,少喝酒可以顯著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該項研究發現,一個人的酒精攝取量無論多寡,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不存在所謂的「安全」或「有益」的飲酒閾值。即使是輕度飲酒,也未顯示出保護作用。它釐清了長期以來關於低劑量飲酒可能具有保護作用的誤解。

酒精不只害人反應慢 也損害DNA、增加罹癌風險

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醫師李柏賢,曾在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當酒精(乙醇)進入血液並影響大腦的神經傳遞,就會導致反應變慢、判斷力下降,這些症狀不只影響人的行為,也危害健康。

李柏賢表示,酒精在人體會轉化為「乙醛」,此為致癌物質,會損害DNA,DNA在修復過程一旦出錯,就會讓癌細胞有機可乘。因此,不只是肝臟受到酒精影響,喝下的酒會影響人體的器官、組織,明顯增加罹癌風險,「且會傷害神經功能,損害大腦認知功能,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酒精

【2025太子忠孝文化季】桃園護國宮太子爺夜巡!神的步行者、五夜暗訪 10/20 第三夜 第一場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