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位小男嬰出生四個月,因泌尿道感染後檢查,發現有先天性結構異常的膀胱輸尿管尿液逆流,雖然當時有及時手術治療,但腎臟已有損傷,加上腎臟發育不良,直到四歲時確診為慢性腎臟病第四期,所幸長期追蹤治療得宜,還不到洗腎階段。醫師提醒,如果發現家中孩童出現泡沫小便、多尿、排尿有刺痛感、頻尿、腰痛等情形,可能是腎病前兆,應提高警覺。
▲醫師邱益煊提醒,如果家中孩童出現血尿、泡沫小便、多尿、排尿有刺痛、排尿不順暢、腰痛等現象,可能是腎病前兆。(圖為模擬畫面,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楊晴雯攝)
收治該患者的高雄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邱益煊表示,目前這名小男生已12歲剛上國中,但身高只有137公分,相較同年齡的孩子顯得特別矮小、也較容易常常生病,因此在小學階段曾遇過同儕霸凌事件,使得他個性較為內向。
根據兒童腎臟學及過敏、自體免疫疾病權威專家、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林清淵「台灣兒童慢性腎臟病主因及現況趨勢」報告指出,兒童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主因有高達51.9%是先天性腎臟及泌尿道異常、48.1%為腎絲球腎炎、1.7%為先天性代謝異常症或遺傳疾病 ,相較成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主因多為糖尿病腎病變、腎絲球腎炎或高血壓大相逕庭。也因此先天性腎臟及泌尿道異常佔了超過50%兒童慢性腎臟病童,若以台灣人口數2千3百萬中20%為兒童來推估,全國大約有20萬名慢性腎臟病童。
林清淵說,兒童出生後到3歲左右是身體各器官漸趨成熟運作的時候,因此兒童腎病若因先天性器官結構異常好發年紀多在3歲;若是因後天感染導致腎絲球腎炎則平均好發年齡大多落在9至10歲,因此兒童慢性腎臟病在早期預防與篩檢工作格外重要。
哪些徵兆與腎病有關?邱益煊建議,照護者及兒童可採以下檢查方式,例如血尿、泡沫小便、多尿、排尿有刺痛、頻尿、排尿不順暢或突然有尿意、尿液中有沙或雜質、尿量減少、腰痛、生長遲緩、面部蒼白或血壓高等觀察是否有腎病前兆。
林清淵提醒,先天性泌尿道異常可以用超音波篩檢;腎絲球炎則可透過尿液篩檢;先天性或代謝異常部份疾病已發展新生兒血片篩檢技術,可及早監控與追蹤,透過適當的治療,防止進入末期腎病。
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副所長許志成提到,小兒透析患者前一年伴隨共病症以「高血壓」比例最高,約占45至60% ,凸顯出慢性腎臟病兒童如果因飲食失衡、飲食過量或不健康生活型態引發肥胖及相關代謝症候群疾病,則併發症將會更為嚴重。他表示,許多腎臟疾病在早期並無特別徵狀,不當的生活習慣將可能加速病程,提高進入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呼籲家長正視並協助孩童建立正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遠離慢性疾病。
The Kidney Kid 腎臟超人健康飛行計畫首站已於3月23日自台北市中正區忠義國小出發,3月29日將到高雄市杉林區月美國小、最終站3月30日將到雲林縣元長鄉仁愛與信義國小,推廣「護腎三多計畫」鼓勵學童多喝水、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從小建立腎利健康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