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清明憶母逝!「解救當年17歲的他」 陳志金揭行醫原因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陳志金今日發文緬懷母親。(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

▲陳志金今日發文緬懷母親。(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

今(5)日是清明連假最後一天,也是祭祖日。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回想起母親往生的事,他說母親因心臟瓣膜置換手術而往生,讓他也曾經對醫療、對醫師不信任,但「當我自己成了醫師、在加護病房見過了這麼多生死、瞭解疾病的不確定性,才知道,絕大部分的醫療人員都是盡心盡力在治療病人的」,那些「放不下」、「憤怒」的背後,常常只是因為無法面對自己的「內疚」與「自責」。過了這關、成為醫師後他明白這點,也解救了當年那位17歲的小男孩。

陳志金在今日發文緬懷母親。他回想起當年17歲的自己,那時是學校高二模擬考的最後一天,母親隔天將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那天探病時,媽媽還跟他說好好準備考試,這兩天就不用去看她了,等考完試再去就可以。當時他問「媽,你有問醫師,你生的是什麼病嗎?」媽媽說「醫師說,講了我也聽不懂」(醫生說的是馬來文,他媽媽不懂馬來文)

「那你有請醫生寫給你,說要給我看嗎?」媽媽拿出一張便條紙給他,上面只寫了兩個英文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膜逆流/閉鎖不全),陳志金說,這是後來回去問生物老師才知道的,這是我對媽媽病況唯一的瞭解。

他說,隔日下課鐘一響,就聽到廣播叫他去校長室。通常校長找他,都是通知可以申請獎助學金,於是他就帶著輕鬆的心情去找校長。可是,校長的臉色有點沈重:「你爸打電話來,說你母親過世了,叫你先過去醫院,他再趕過去。」

「我當下並沒有哭,或許是嚇壞了、也或許是還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向老師請了假後,邊收捨書包,邊向坐後面的同學借了十塊錢坐計程車去醫院。從學校到大馬路的五分鐘路程,這天走起來特別的遙遠。在車上,他就一直在想像待會到醫院的情境:會不會是他們搞錯人了、通知錯了,其實媽媽沒有怎樣。他在太平間門口坐了幾個小時。他腦子一直停不下來,一直想一直想「我昨天放學應該先來看一下媽媽的,今天考的科目又不難,我都準備好了,為什麼沒來呢?我越想就越氣自己」

「媽媽到底是生了什麼病?為什麼醫師都不跟我說?怎麼會突然就走了呢?為什麼不讓我看媽媽最後一眼?」陳志金吐心情,他那時候不只是悲傷,而是恨!恨自己、恨家境、恨醫師、恨護士,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回來,回來調查清楚媽媽的死因。

但當了醫師,尤其是ICU醫師後,「我知道疾病的快速變化、我知道生命的無常,我是比較釋懷了、恨意也消了,但是,遺憾總是有的。」知道家屬對病情有許許多多的疑問,他試著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淺白話語、畫圖讓他們瞭解,解說一次、兩次、三次,不厭其煩的一再重覆,讓他們每一位都瞭解為止。

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內疚自責,都需要有人來幫他們解除這個內疚自責的,「我知道我多說一句話,就有可能減少一個人一輩子的自責,我知道,我真的知道,我也很希望當初有人這麼對我說。」在加護病房裡,我們救病人、也要救家屬。「其實我也是在解救當年那位17歲的小男孩。」

此文一出,讓不少網友有感觸。有網友說「謝謝醫生對台灣醫療的盡心、對病患的用心、對家屬的貼心」、「每天看到這種文章都想轉身抱媽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也有網友說「看一看我又哭哭惹,好感人也感傷,因為走過傷痛更能有同理心,知道自己在做有意義及值得的事,謝謝醫師的分享」。

加入 @setn 好友 #清明連假去哪玩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