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醫療分級快篩普及 新加坡走過疫情高峰

台灣近來疫情升溫,而新加坡在2月底Omicron疫情達到高峰後,確診數持續下降。專家指出,星國實施COVID-19醫療方案1-3,依風險區分醫療照護等級,將民眾分流,避免醫療體系壓力過大,如今逐步走出疫情。

專家指出,新加坡逐步走出疫情。(圖/中央社)

▲專家指出,新加坡逐步走出疫情。(圖/中央社)

人口約550萬的新加坡去年歷經Delta疫情,單日新增確診案例一度攀升至一天3000、4000例。今年1月開始,受到Omicron變異株影響,再度導致確診人數不斷激增,從一天新增數千例激增到1、2萬例,2月22日新增多達2萬6032人確診,為星國疫情爆發至今的最高紀錄。

新加坡這波疫情在2月底達到高峰後,確診人數持續呈下降趨勢;自3月底起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包括放寬社交聚會人數限制、戶外不再強制戴口罩。

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黃韻如日前撰文指出,新加坡在「與病毒共存」的前提下,實施COVID-19醫療方案1-3,作為醫療照護系統的架構,以不同情境將民眾分流。

隨著疫苗覆蓋率逐步提高,新加坡去年下半年開始實施COVID-19醫療方案1-3,依風險區分醫療照護層級並納入快篩試劑的使用,且隨疫情變化調整、簡化流程。

以2月更新的版本為例,若民眾身體不適,就醫後檢測結果為陽性,適用方案1,依照家庭醫生建議在家休養、入住治療設施或醫院。

方案2適用身體狀況良好但檢測為陽性者,確診後72小時內在家隔離,之後快篩陰性後就可解除隔離;但若檢測結果仍為陽性,已完整接種者在第7天就可解除隔離,未接種疫苗者到第14天可解除隔離。

方案3適用對象為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需快篩陰性後才能外出,若第5天的檢測結果為陰性,就不需繼續檢測。

黃韻如認為,方案1-3的設計清楚,有助對民眾及第一線的公衛診所溝通。另外,方案1-3的作法以大量頻繁的快篩取代PCR核酸檢測,作為即時的確診依據,將PCR量能保留給高風險民眾。

她指出,台灣可參考新加坡模式,由基層診所作為第一線風險篩選的社區防疫前線。

黃韻如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輕症民眾可由基層診所負責照護,政府應配發快篩試劑給基層診所使用。

另一方面,新加坡自3月底放寬防疫措施以來,疫情持續保持穩定,因此,昨天起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包括社交聚會不再有人數限制、取消社交距離措施、超過1000人的大型活動不再有人數限制,以及允許所有員工返回辦公場所上班等。

對於星國放寬防疫措施後,疫情仍維持穩定的關鍵,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Alex Cook)分析,其中的關鍵是人口免疫力,這主要來自接種疫苗、追加劑,以及Delta、Omicron疫情下的大量感染案例。

為堅持「與病毒共存」的方向,新加坡持續推動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擴大追加劑接種對象,並採行只有完整接種者才能到餐廳內用或進到購物商場等場所的「疫苗接種者有別」等措施,提高接種率。目前星國92%人口已完整接種,74%已接種追加劑。

古阿烈指出,新加坡Omicron疫情達到高峰而開始趨緩並非因為加強防疫措施,乃是因為人口已達到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而防止更多傳染發生。

隨著疫情保持穩定,星政府也鬆綁「疫苗接種者有別」措施,大多數場所不再適用這項措施,只有超過500人的活動及夜店、舞廳等允許顧客跳舞的夜間娛樂場所、餐飲場所,仍只允許完整接種者進入。

過了2年多的疫下生活,大多數新加坡民眾漸漸習慣「與病毒共存」。在疫苗覆蓋率超過9成的背景下,儘管每天仍有2000、3000人確診,但絕大多數為無症狀或輕症,大部分的人仍「照常生活」,擠地鐵上下班、與親朋好友相約吃飯喝酒,沒有太多的擔心,市中心過往的人潮也逐步回歸。

新加坡衛生部統計,境內今天新增2646人確診、再添一起死亡病例,累計119萬560人確診,其中1334人病故。(中央社新加坡27日電)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國際頭條

【#直播中LIVE】【20240510】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