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防歧視再度上演 紐約籲世界衛生組織重新命名「猴痘病毒」

美國紐約市今日籲請世界衛生組織(WHO)重新命名猴痘病毒,防止患者因為擔心被貼上負面標籤,從而延誤就醫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在上個月的記者會中,提議更改病毒名稱。(圖/翻攝自WHO網頁)

▲世界衛生組織在上個月的記者會中,提議更改病毒名稱。(圖/翻攝自WHO網頁)

世界衛生組織23日宣布,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同時紐約市猴痘病例數持續上升,累計1092人感染,高於美國其他城市。

法新社報導,紐約市衛生局長瓦桑(Ashwin Vasan)今日在寫給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的信中表示:「我們越來越擔心有關『猴痘』的一些資訊,可能污名化某些本就弱勢的群體,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瓦桑在信中提到,世衛組織在上個月的記者會中,提議更改病毒名稱。

瓦桑提到,猴痘這樣的詞彙在令人痛苦不堪的種族主義歷史中,已與有色人種掛鉤。

瓦桑指出,猴痘實際上並非源於靈長類動物。他並提到愛滋病毒(HIV)流行初期的錯誤資訊曾帶來負面影響,以及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稱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為「中國病毒」加劇對亞裔的種族歧視。

瓦桑說:「繼續使用『猴痘』一詞描述當前的疫情,可能喚起這類有關種族主義和汙名的創傷,尤其是對黑人、其他有色人種及LGBTQIA+(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疑性戀、雙性人及無性戀)族群而言。他們可能因此抗拒接受必要的醫治。」

猴痘長期在中非和西非流行。近期在歐洲和美國傳播,大多出現在和男性發生性行為的男性之間,不過其實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

一旦感染猴痘,初期症狀可能包括發燒和疲勞,幾天後,皮膚可能病變出類似水?、會痛的皮疹,症狀可能持續數週直到皮疹結痂脫落。

迄今為止,歐洲和美國沒有收到猴痘相關的死亡通報。

世界衛生組織昨日表示,今年的猴痘疫情已經蔓延至75個國家、感染超過1萬6000人。

猴痘和被消滅的天花(smallpox)病毒有關,紐約開放接種能預防猴痘的Jynneos天花疫苗,不過已施打的劑量有限,主要接種者為男同性戀及雙性戀男性。(中央社紐約27日電)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國際頭條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